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家装市场陷阱不少,如何才能避开?

2021-2-5 09:54|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24180|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梅飞 实习生 王儒铭|来自: 颍州晚报

  2月2日,本报以《工期一拖再拖,装修费还花得“冤”》为题,报道了阜城市民赵女士遭遇的装修烦心事,引起不少市民共鸣。记者调查发现,类似不按规范施工、报价混乱、延期交付、装修公司关门跑路等问题频发,市民应谨慎选择家装公司,防止掉入装修陷阱。
  
  现象:装修公司关门,装修款至今未要回
  
  朱女士在颍州区三塔集镇上购买了一套三层带花园的“小洋楼”,随后,装修提上了日程。
  
  朱女士说,她和家人都在外地工作,于是从网上找到阜阳的一家装修公司。2020年3月底,她和这家公司签订装修合同,先后分批支付了约40万元的装修款,只剩几千元尾款未付。按照合同约定,她的房子应于2020年9月30日完工,可直到当年11月份装修仍在进行中。
  
  2020年12月中旬,她得到消息称,这家装修公司突然关门停业了。一想到自家的楼梯扶手和墙面粉刷还没有完工,朱女士就很着急。更让她气愤的是,由于装修公司关门,材料商竟然跑到她家把装好的橱柜、吊顶、木门等拆走了。
  
  “本来想今年春节回家能住上新房,现在看也住不上了。”期间,朱女士多次联系该装修公司,但始终没有结果。
  
  装修公司中途“退场”,数万元装修款打了水漂,每当想起此事,朱女士就一肚子火。目前,朱女士已求助辖区市场监管部门。
  
  走访:家装市场陷阱不少
  
  记者走访发现,临近春节,不少装饰公司都开展促销活动,促销手段也是五花八门,以尽可能多的优惠吸引客户。
  
  “装修公司、工程队、设计师都想从中盈利。”徐杰(化名)在阜城家装行业干了10多年,对家装行业的“潜规则”较为熟知,他说,一些装修公司为了吸引客户,通常把报价压得很低,而家庭装修本身又是典型的非标准化服务,多数客户发现不了其中的猫腻。客户交钱后便开始出现一系列问题,包括故意漏报项目、偷工减料,甚至装修公司关门跑路等。
  
  另外,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工程队时常会恶意漏项,而施工时再处处增项加钱,不到工程完工,客户都不知道要投入多少钱。
  
  徐杰透露,一般来说,正规装修公司的毛利润在30%左右,营销和管理费用占一定比例。而有些装修公司由于内部机构不健全,毛利润甚至超过50%,这意味着“装修花10万元钱,能有6万元用在房子上就不错了”
  
  呼吁:家装市场须规范化
  
  记者从阜阳市装饰装修材料行业协会获悉,目前阜城的家装企业有数百家。
  
  阜阳12315消费者维权热线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业主和家装公司的纠纷投诉时常发生。调查发现,无论是“马路游击队”还是一些家装公司,都存在质量难保、价格虚高、偷工减料等问题。
  
  “家装市场必须规范化,才能解决当下的矛盾。”阜阳市装饰装修材料行业协会名誉会长江喜坤说,家庭装修对普通老百姓而言,还是一个不透明的市场,人们对装修工艺流程和装饰材料的辨别知识欠缺,再加上家装市场没有形成有效施工和验收标准,才导致诸多弊端的出现,让业主防不胜防。
  
  安徽勇胜律师事务所律师陆进建议,市民在装修时要擦亮眼睛,看清企业有无资质,选择正规的家装公司更有保障,即使出现质量问题,也可通过主管部门协调解决。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