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双手接过医护人员递出的血袋和试管,合肥冷链物流的快递小哥小心翼翼地打包完毕,放置于冷藏箱内,长长地舒了口气。箱子里装的是刚刚采集到的“生命种子”,快递小哥将第一时间赶往高铁站,搭乘列车送往北京某医院,用于救治一名已经等了154天的白血病患者。 昨日,我市今年第1例、同时也是安徽省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活动以来,第297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左存田在省立医院成功完成捐献。 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后,发生了个小插曲。当天16时30分许,刚刚回到阜城的左存田,接到来自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原来,他捐献的造血干细胞已经第一时间送达北京某医院处。但经过医务人员初步检查判断,由于被捐献对象体重近200斤,这袋288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很难达到使用要求,因此迫切需要左存田第二次捐献造血干细胞,数量为首次捐献的四分之一,即70毫升左右。左存田没有犹豫,简单吃完晚饭后,再度返回合肥捐献。 今年37岁的左存田是临泉县田桥街道人。从2004年起,尚在读高中的左存田便成为一名献血志愿者,从少年时代起,“奉献热血挽留生命”便成为他恪守的人生信条。2015年10月份,在天津打工的左存田在一次偶然机会下,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对患者的重大意义,便毫不犹豫申请成为志愿者,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今年临近春节时,左存田接到了阜阳市红十字会的通知,“工作人员说我与北京某医院的一位患者配型成功,征求我的意见,我想都没想,一口就答应了!”2月5日,左存田在阜阳二院完成了高分辨血样采集及一系列体检。体检显示,他的身体状况基本正常,仅仅是在肾部发现了一个小囊肿,“为了不影响捐献,整个春节我不敢走亲访友,酒都不敢喝上一口。” 为顺利完成捐献,截至目前,左存田还未将此次合肥之行的目的告诉家人,“是怕家人担心,就说去合肥给朋友的生意帮忙了。”就这样,左存田一个人悄悄地赶到省立医院,完成了捐献。 在临泉老家,左存田依靠摆地摊维持生活。虽然生活不宽裕,但他始终未改变对生活的热爱,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不忘初心,真诚救助,是我做人的座右铭。”左存田说,在今后的生活中,他还会继续从事志愿活动,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奉献爱心。 截至目前,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登记总库容超过293万余人份,左存田是我国第10998位、我省第297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也是我市2021年第一位捐献志愿者。阜阳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当今治疗白血病等恶性难治性疾病最有效的临床技术,由于非血缘人群中配型相合率非常低,通常配型相合率仅有万分之一到十万分之一,希望更多爱心人士加入志愿者行列,为更多白血病患者创造配型成功的机会。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