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管交给托管中心,售卖有订单收购,农业保险再加把“安全锁”,种植高油酸花生,这下,王士超“一百个放心”。 6月4日,刚收完麦、灭完茬,阜南县苗集镇幸福村种植户王士超赶忙平整土地,联系当地中化现代农业MAP阜南技术服务中心播种花生。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播种机前面打出笔直的三行六垄,后面带包衣的种子均匀掉到土坑里,并随即覆盖上土。一会工夫,五亩花生轻松播种完。 “比手动种花生效率高太多。”王士超边感叹边蹲下身来,扒开土壤,瞧一瞧播种效果,“不赖不赖,种得均匀!” 回乡三年多时间,流转土地从事农业种植的王士超,每年夏种都变“花样”——种过西瓜、蔬菜、玉米、红薯等,但效益都不理想。 一没技术,二没销路,想搞农业的王士超计无所出。“三夏”前夕,村干部上门动员种植高油酸花生,“折腾”多年的他一下子打起精神。 让王士超动心的,是来自多方面的保障——去年落户苗集镇的中化现代农业MAP阜南技术服务中心提供托管服务,解决了种管难题;镇里与鲁花集团签订花生收购订单,保底收购价每斤3.1元,解决了销路问题; 当地政府和人保财险签订农业保险协议,规避了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 “按每亩地产700斤花生、每斤3.1元保底价计算,扣除种子、土地租金及托管费用等,亩利润上千元。”王士超表示,这比种玉米、水稻效益高出一半。 发展农业的“拦路虎”没了,王士超午季流转30亩土地,种植高油酸花生。 想要尝尝高油酸花生种植“甜头”的,不止王士超。在苗集镇张古村,一些村干部积极带头种植,寻找乡村产业发展的新路子。 “午收期间,我们9名干部流转200多亩地,准备种植高油酸花生。”上任不到3个月的张古村党支部书记王雪峰说,订单高油酸花生项目,让村“两委”意识到这是撬起乡村产业发展的一个机遇。 王雪峰表示,村干部先带头示范种植,见到效益后,村民自然愿意跟着干。目前村里已平整好土地,等下一场雨,花生就能种下地。 记者了解到,今年苗集镇和鲁花集团签订了2600余亩的高油酸花生种植订单,除销售花生仁外,花生秧和花生壳还能加工成饲料和食用菌基料,为村民多增加一笔收益。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