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充值后退费难,难在哪儿?

2021-8-24 08:35|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13081|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梅飞 实习生 赫超群|来自: 颍州晚报

  7月21日,本报以《4岁孩子玩手机,充值3.8万元》为题,刊发了太和市民韩女士的孩子在她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玩手机,向网络平台充值3.8万元的报道。近日,国内某知名广告平台公司退回了相关费用。
  
  举证难,是充值后要求退费的主要障碍。由于未成年人通常使用的是家长的手机,绑定的是家长的身份信息以及银行卡,在充值时,游戏服务商难以辨别充值用户的真实身份。
  
  孩子玩游戏充值高额费用,退了
  
  今年7月上旬,在太和县农产品批发市场做牛奶批发生意的韩女士,由于太忙,加之放暑假,无暇顾及4岁的儿子,只好把手机交给孩子打发时间。
  
  不久,韩女士发现账户存款有异常,仔细查询后发现,手机微信收到数条扣款信息,统计下来金额共计3.8万元。
  
  原来是儿子玩手机时,不知怎么操作的,通过微信和支付宝分别向国内某知名广告平台充值6次,共计3.8万元。
  
  小孩年幼无知,又是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充值的,这钱可以退回吗?韩女士尝试向相关网络平台公司申诉,但未获理想结果,遂向媒体投诉。
  
  本报报道刊发后,韩女士又提供了充值记录、自己不在场证明等证据,证明充值行为是4岁的儿子所为,家长并不知情。经过该平台公司详细调查,近日退回了全部费用。
  
  举证难,是充值后退费的“拦路虎”
  
  我市12315投诉热线工作人员告知,受疫情影响,大量孩子宅在家中上网课,与此同时,也有不少孩子迷上网络游戏,甚至不惜花重金购买大量炫酷装备,相关投诉有所增多。
  
  然而,记者走访了解到,孩子将钱充入游戏公司平台后,想要回并非易事。
  
  王先生13岁的儿子利用上网课时间玩了一款射击闯关游戏,并充值860元。王先生发现后,联系经营者申请退款但遭拒,连游戏账号中剩余未消费的游戏币,经营者也拒绝退现金。
  
  “孩子上网课时网页弹出游戏广告,点击广告进入游戏后便可以进行充值。”王先生认为,虽然钱数不多,但游戏平台给未成年人提供了太过便捷的充值途径,游戏公司未尽到相应责任。
  
  但游戏公司给予的解释是,进入游戏前必须输入具体姓名及身份证号进行实名认证才能注册账号并开始游戏,系统会识别身份证号,不到18周岁是不能充值的。综合考虑,因无法认定是未成年人操作充值,故无法退款。
  
  对此,王先生表示,虽然他心理上难以接受,但也承认作为家长存在监管失职问题,应当承担部分责任。
  
  举证难,是充值后要求退费的主要障碍。安徽奇举网络科技公司负责人王国奇认为,要追回款项,家长要证明是自己孩子下载、注册账户、使用及充值。但由于未成年人通常使用的是家长的手机,绑定的是家长的身份信息以及银行卡,在充值时,游戏服务商难以辨别充值用户的真实身份。举证不充分的情况下,部分网络游戏企业认为“充值系玩家自主点击”。
  
  家长要负起责任,“网游”企业也应规范经营
  
  去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二)》,其中明确,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经其监护人同意,参与网络付费游戏或者网络直播平台“打赏”等方式支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款项,监护人请求网络服务提供者返还该款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在由成年人、专业技术人员精心设计的游戏面前,辨别能力尚不足的未成年人是弱势群体,不可能用成年人的标准要求他们每次都‘小心翼翼’。”阜阳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信息科学系教师严晓龙说。
  
  另外,在实际操作中,部分游戏企业仍然存在漏洞,比如实名验证形同虚设、充值支付存在漏洞、诱导充值购买道具等,更让未成年人防不胜防。
  
  “监护人要切实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保护义务。”安徽勇胜律师事务所律师陆进认为,同时,网络不是法外之域,各游戏平台、公司要严格执行现行的法律法规,规范网络游戏企业自身的经营行为。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