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网络中国节•中秋】家乡的老月饼

2021-9-17 09:01| 编辑: 刘黎 | 查看: 16459| 评论: 0|来自: 颍州晚报

      看到朋友圈里华人朋友发的自制月饼的照片,我才意识到中秋节快到了。在海外过得没年没节的我们,总是在朋友圈的美食提醒下才会惊觉某个传统节日要到了,也就马上置办应节的礼物和美食,在远离祖国的地方,一家人一起庆祝,给孩子讲述着节日传统,回忆我们小时候的节日记忆,吃着应景的美食,聊以慰藉思乡的情怀。
  
  小时候,中秋节快到的时候,母亲会带我到阜城的老大店去买月饼,别看地方不大,在当时可是十里八乡最有规模的大店。暗红油漆的木头和玻璃组成的柜台依次摆开,柜台的玻璃后面都是我们只能看不能摸的商品:有当时流行的粉红色的海鸥洗发膏,雅霜雪花膏,六神花露水,蛤蜊油,还有各种食品百货。
  
  食品柜台各种点心都是放在大大的罐子里,那时候的月饼个头真大,小脸盆一样,母亲会要上两块,售货员趴在柜台上开发票,一式几联地写好,撕下发票,将发票和母亲付的钱一起,用挂在空中铁丝上的铁夹子夹住,然后使劲将铁夹子顺着铁丝抛向另一头的会计。会计头上几条铁丝通向不同的部门,铁夹子来来往往,大家臂力也练得很是了得。会计找零的当儿,售货员就开始给月饼打包了,两块月饼用浅棕色的油纸包好,再在最上面放张漂亮的红纸,用细绳左捆右扎,结结实实提起来就走。
  
  说实话,小时候的月饼并不好吃,里面除了有大颗粒的冰糖,西瓜子仁,花生,芝麻,橘皮外,还有不知谁发明的青红丝。且不说青红丝的难吃,冰糖的磕牙,单是月饼的硬度就很让人不解,真不知道那么硬的东西是怎样烘烤出来的。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就这硬如铁石的月饼,也是让我们心心念念的中秋美食。大人使出老鼻子劲,把月饼掰开,再掰出小块来给我。我小心地将青红丝儿揪出来,然后一点一点啃着吃。月饼是如此之硬,有一次竟将换牙时期我活动的门牙磕掉了。曾经和同龄的朋友们笑谈过小时候月饼的硬,结果不聊不知道,原来换牙期被月饼磕掉牙的比比皆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月饼也有了变化,先是有了流行一时的豆沙月饼,枣泥月饼,水果月饼,再有了南方过来的莲蓉月饼,个个松软细腻香甜可口,近两年来,我们在海外的华人也能吃到榴莲流心月饼,奶黄流心月饼,绵软得入口即化。
  
  我每次回国都会震惊家乡阜阳的巨大变化,不见了老大店,不见了窄小的街道,取而代之的是林立的高楼,繁华的街景,老月饼也成为我们这一代人有趣的记忆了。
  
  家乡的亲人朋友们啊,中秋快乐,人常团圆。
潘琦(现居英国)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相关分类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