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劲引擎

2021-9-29 10:21| 编辑: 蜗牛先生 | 查看: 16219| 评论: 0

    “I型大城市建设全面推进”“高标准提升中心城市能级”“朝着省域副中心城市迈进”“加快推进阜阳阜南同城化发展”……连日来,“建设I型大城市”成为市第六次党代会期间迅速蹿升的“热词”,在与会代表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讨论时表示,要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以I型大城市建设为牵动,壮大中心城市总体规模、增强中心城市综合实力、提升中心城市发展品质,着力打造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强劲增长极。建设I型大城市有基础有条件

    记者了解到,国务院《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明确了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

    “市委提出建设I型大城市,是因为城市发展能够带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已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党代会代表、市发改委主任高文军告诉记者,我市推进Ⅰ型大城市建设,是落实国家和省区域发展重大战略的需要。

    “目前,阜阳已经被国家确定为长三角一体化和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区域重点城市、皖豫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淮河流域中西部区域中心城市,被省里确定为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前不久,省里对皖北地区提出‘打造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强劲增长极’的要求。贯彻国家和省区域发展重大战略,落实国家和省产业转移、人口集聚和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建设I型大城市势在必行。”高文军说,目前阜阳市常住人口820万,居全省第二;2020年底城镇化率为41.97%,按照城镇化率30%-70%是高速增长阶段的规律,未来10-15年将是阜阳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2035年我市城镇化水平将提升至60%左右,届时我市将有约500万人口生活在中心城区和城镇;同时,阜阳市区与阜南县同城化发展持续推进,将进一步扩大阜城人口规模。这些都充分说明,阜阳建设I型大城市具有充分的客观依据。

    “在阜阳周边150公里半径范围内,没有能引领带动周边的区域性大城市。阜阳具有辐射人口多、区位交通好、发展潜力大等优势,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成为I型大城市。”高文军说,随着阜阳发展步伐加快,未来将有一大批产业项目落地见效,大量的基础设施需要建设,需要足够的建设用地和国土空间来支撑这些项目,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基于此,阜阳建设I型大城市既是贯彻落实中央、省重大部署的战略需要,也是城市未来发展的客观要求。加强重点项目建设

    面对机遇做主动者,面对使命做奋进者。“立足I型大城市建设发展新目标,我们要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持续提升中心城市能级。”高文军表示,发改部门将坚持全市一盘棋,以战略性、前瞻性、高标准发展规划引领城市建设,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推动西湖新区建设、阜阳阜南同城化发展,聚焦“三地一区一城”“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等重大部署,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强化阜阳城市圈与合肥都市圈“双圈”联动,构建开发园区、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产业创新平台等重大平台支撑,统筹推动大交通、大水利、大能源、大通信“四张网”建设,加快实施“三个百亿行动”和“两新一重”等重大工程项目,努力朝着省域副中心城市迈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列席会议的市城管执法局局长朱贺明认为,建设I型大城市,对城市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提升城市发展品质,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是基础,做好园林绿化是关键。未来五年,市城管执法局将全面提升市政基础设施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能,打通城市主次干道的各类断点、阻点,畅通“微循环”,形成快速路、主次干道和支路级配合理的路网系统,加快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实现安全运行的实时感知、在线监测和预警预测。同时,继续争创“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更多街头小游园,确保城区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确保全市年均新增城市绿道40公里以上,到2025年底,形成较为完整的绿道网络以及城市步行、自行车等慢行系统,进一步改善阜城生态环境,拓展群众休闲空间、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做强中心城市产业支撑

    建设I型大城市,需要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党代会代表、太和经开区管委会负责人杨全坤说,要结合实际,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工业“标准地”改革,优化园区产业功能、城市功能、生态功能,做强特色产业和经济实力,为打造皖北“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建设现代化I型大城市添砖加瓦。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