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中国式现代化既具有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国情的中国特色。从根本性质、根本立场和根本立足点三个方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科学内涵,对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其首要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最鲜明、最重要的底色,是贯穿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中国式现代化是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形成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样态。第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集中体现。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信仰信念、政策主张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第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必须坚持守正创新,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第三,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本质要求,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党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伟大创举,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第四,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立场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初心使命和社会主义的性质宗旨,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即“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的现代化。第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又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第二,坚持人民至上,就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人民是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创造者,也是现代化发展的受益者,必须充分调动群众投身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最广大人民的力量凝聚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使中国式现代化获得最可靠、最深厚、最持久的力量源泉。第三,坚持站稳人民立场,就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党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标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远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走自己的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立足点 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中国式现代化是“走自己的路”的理论产物与实践创造,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具有鲜明特征和显著优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新图景。其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在现实境遇上超越了“人口规模有限”的现代化;其二,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在本质追求上超越了“贫富两极分化”的现代化;其三,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在文明形态上超越了“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其四,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发展理念上超越了“人与自然对立”的现代化;其五,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在实现方式上超越了“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 (作者单位: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阜阳师范大学研究基地本文系阜阳市2024年社科规划课题【FSK2024014】阶段性成果)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