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残联工作人员为两位运动员献花 “我们看不见,但希望被看见” 王君杰2004年出生于太和县肖口镇,出生时视力就不好,被评定为视力一级残疾。9岁时,父母从网上看到芜湖市盲人学校专门招收盲人儿童,就将他送入学校学习。 牛信哲2003年出生于临泉县陶老乡,同样先天视力残疾,被评定为视力一级残疾。目前是安徽省特殊教育中专学校的一名学生。 昨日,记者采访了两人,聆听他们的故事。 训练很苦,但愿意坚持 今年5月,省盲人柔道队在全省盲人学校挑选运动员,王君杰和牛信哲很幸运入选。不久,两人就跟随省盲人柔道队教练余虹一起到淮南的基地开始了5个月的集训,他们的运动员生涯也就这样开启了。 刚到达训练地点时,王君杰和牛信哲对一切都很陌生。余虹就让其他学员(非盲人)手把手教,一点点熟悉宿舍、训练场地等。正是这种无微不至的照顾,让他们迅速适应了集训队的生活。 “盲人柔道对运动员的各方面都要求很高,包括爆发力、速度、耐力、身体的灵活性和意志力。”在余虹看来,盲人柔道是一项小众运动,并且在残疾人体育中也是最苦最累、要求最高的项目之一。这两位柔道运动员都是第一次接触柔道,此前从没接受过专业训练。集训期间每天要开展5个小时的力量、技术和身体素质等训练。力量训练一般就是举杠铃、举推砖及真人背抱扛;技术训练主要是通过教练讲解技术要领来让身体更灵活,更好地进攻和防守。 “训练说不苦是假的。”王君杰说,不同于正常人的柔道,盲人柔道是看不见对手的,所以只能靠耳朵听和感觉来判断对手的出招。 王君杰说,有时为了练好一个新动作,要独自揣摩练习,由于动作不当,或缺乏经验,受伤是常有的事。每天训练中,他们都要把队友高高地扛起、重重地摔下,然后换成自己。有时感到训练室地板都在震动,身上真的很疼,背部肿痛一直都有。 不过,在他们看来,既然有幸被选上参加集训,就想尽全力试一试,不让自己留遗憾。正是这种信念,让他们坚持训练和完成比赛。 体育赢得自信,更加健康积极 “有些事情对于健康人来说很容易,而我们却要付出百倍的努力。我们看不见,但希望被看见。”牛信哲说,对于他们这些身处在命运洼地的残疾运动员来说,通过体育赢得自信,从而改变命运,这是人生最艰辛也最美的目标。 王君杰说,在成为运动员之前,他们因为先天的缺陷,被忽略,被怜悯。在接触了体育之后,生命力以体育的方式注入身体。体育对于他们来说,最大的改变就是自信,让他们走出去,发现他们还能干很多事情。 这是两人第一次参加比赛,且是全国性的赛事,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提到比赛现场,两人都说“尽管教练在参赛前和他们说‘拿到成绩最好,拿不到成绩也没事’,让他们紧张的情绪稍微放松了一点。不过,真的上赛场那一刻,还是会很紧张。” 王君杰说,只有去参与才会有爱上它的机会,通过运动可以调整思想状态、强健体魄、开发智力,也可以让他们过上更加健康积极的生活。体育场上的历练,不仅是让他们,也让每一名运动员体验成功与失败,然后学会坚韧奋进、永不放弃。 短暂的休整后,王君杰和牛信哲都会继续返回学校读书,同时也会参加更多的残疾人运动会。冲击国家队是两人心里坚定不移的目标。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