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太和县郭庙镇宋集56名被称为“板面娃”的留守儿童,坐上开往天津市、河北省唐山市等地的“板面亲情专线”大巴车,奔向在那里务工的父母。2020年起,太和县关工委、郭庙镇关工委与太和板面商会,联合发起“千里护送‘板面娃’见爸妈”活动,6年来已安全护送超2000人次“板面娃”与父母团圆。 “板面亲情专线”穿梭于家乡与异乡之间,成为当地一张温暖的名片。 这场由太和板面商会牵头组织的千里奔赴,绝不是仅凭一腔热血便一蹴而就。作为“中国板面之乡”,太和县每年都有10多万从业者在外打拼,留下诸多“板面娃”留守家中。暑假的短暂团圆,是孩子最热切的愿望,却成为一些在外父母兼顾生计与亲情的难题。为打通“堵点”,太和板面商会提前1个月周密筹备,从路线规划到信息核实,从专业司机到医护人员全程守护,开启了“板面亲情专线”。专线大巴车承载的,不仅是一个个热切期盼与父母团聚的孩子,也是对群众难题的精准回应,为亲情搭起一座坚实可靠的桥梁。 6年来,车轮承载了超过2000人次的旅途。当大巴车抵达终点,当孩子扑进父母怀中,当那些积蓄已久的思念化作感人的画面,“板面亲情专线”体现出的意义,便超越了交通工具的平凡定义。 在高铁纵横的今天,这辆大巴或许不够起眼,但它载的不是普通乘客,是一份份被时空搁置的思念;它跑的不是寻常路线,而是一个个家庭的团圆路。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总在讨论“如何安放亲情”。“板面亲情专线”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用细心、暖心和爱心,把每个“板面娃”的期待,都稳稳地装进行李箱;把每个父母的牵挂,都牢牢系在方向盘上。 车轮继续滚动,下一站,是更多“板面娃”的笑脸,也是更多家庭的团圆。愿这样的温暖能一直持续下去。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