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少市民就遮阳(雨)棚问题在民声呼应·阜阳市“有话请您说有事我来办”平台留言,既有暖心点赞,也有需求建议和问题反馈。相关部门积极回应、高效落实,让小小遮阳(雨)棚承载起满满的民生温度。 民生的温度,藏在对“小问题”的回应里。一名外卖员建议有关部门在阜阳城南新区人流量较大的路口安装遮阳(雨)棚。民声呼应市级平台迅速将留言转交有关部门。有关部门回复,将充分考虑该意见,继续推进遮阳(雨)棚建设工作。网友“三石”建议阜南县城洪河路与富陂大道交口增设遮阳(雨)棚,有关部门回复称此事已被列入2025年阜南县政府10件民生实事,正筹备施工……如今,遮阳(雨)棚覆盖全市多个主次干道路口,正在施工的项目进度表都在政务网上公开——啥时候建、建在哪,老百姓看得明明白白。 民生的温情,往往体现在对一个个“小麻烦”的解决中。此前,群众反映阜城吾悦广场西侧路口有商贩在遮阳(雨)棚下摆摊,影响电动车和行人通行,存在安全隐患。收到留言后,有关部门立即核查,劝离流动商贩,并将他们协调到一处便民点摆摊,圆满解决了问题。 从“有需求能说话”到“有问题快解决”,有关遮阳(雨)棚的问题处理,体现出民生实践里藏着朴素的道理:民生无小事,关键在用心。对市民的建议不是“一回了之”,而是有行动、有跟进;对问题不是“一解了之”,解决问题后还要构建长效机制。 城市的“晴空”,从来不是靠高楼大厦撑起来的,而是靠一桩桩“小事”托起来的。把老百姓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再小的事也能暖一方人心,撑起一片晴空。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