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日获悉,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到今年年底,颍泉区将成为我市首个实现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的区。 去年9月,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方案 》要求,2022年底前,各设区市至少有一个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随后,我市将这一任务交给了颍泉区。 4月中旬,颍泉区政办下发《颍泉区深入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提出,到今年上半年,将中市街道胜利社区黄金水岸E标、胜利社区农丰苑小区、工业园社区金色港湾小区、工业园社区中梁山河甲第小区东区打造成颍泉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实现示范小区内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到年底,至少在城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基本建立起生活垃圾分类推进机制;到2025年,建立配套完善的生活垃圾分类法规制度体系,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系统,居民普遍形成生活垃圾分类习惯,辖区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 为实现以上目标,颍泉区将按照服务半径应小于或等于120米(每300至500户设置一处)的建设要求,在小区规范设置分类垃圾收集点(站);巩固公共机构垃圾分类成果;全面开展公共区域垃圾分类,全区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要求将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站点纳入相关规划,与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投入使用;统筹建设分类处理设施等。 “目前,我们已经谋划了生活垃圾分类相关的几个融资项目,待市里相关方案出台后实施。”颍泉区城管执法局相关人士介绍。 另据了解,除了颍泉区,到今年底,颍州区清河街道和颍东区河东街道也将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 我市垃圾分类处置“闭环”形成 据市城管执法局相关人士介绍,目前,阜阳市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处置中心项目(一期)已经建成试运行,可处理危险废物焚烧处理规模 24000吨/年,包括一座30000吨/年的稳定化/固化车间,一座总库容为 14.2万立方米的柔性安全填埋场(优化后增加2万立方米),安全填埋危险废物14500吨/年(含焚烧线产生的 5500吨/年飞灰)。另外,去年底,阜阳市厨余垃圾处理中心(新阳站)作为试点也已经建成投用,设计日处理能力20吨。 也就是说,市民产生的生活垃圾,如果分类投放入有害垃圾箱、厨余垃圾箱、可回收垃圾箱,就可通过垃圾分类转运中心运至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处置中心、阜阳市厨余垃圾处理中心(新阳站)予以处置。从技术层面看,我市已经能实现垃圾分类处置的“闭环”。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