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我市马晓飞获评“中国好人”

2025-6-25 09:41| 编辑: 刘黎 | 查看: 4856|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储继明|来自: 颍州晚报

      6月24日,2025年首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河南省安阳市举办。经各地推荐、网友评议和专家评审等环节,共有152人(组)光荣上榜,涵盖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五类。其中,阜阳市马晓飞入选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
  
马晓飞和车间工人进行交流

  马晓飞,男,1976年出生,中共党员,安徽三宝棉纺针织投资有限公司技术研发部主任、特级技师。
  
  2001年,马晓飞进入安徽三宝棉纺针织投资有限公司,成为一名一线技工。在师傅的带领下,他逐渐上手,一步步成为技术骨干。
  
  2017年3月,安徽三宝棉纺针织投资有限公司与东华大学俞建勇院士成功对接,设立院士工作站,开启了公司由生产制造传统家纺向生产功能性纺织新材料的转型发展之路。
  
  2019年,仿鹅绒结构高保暖絮片研发生产项目被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专项。该项目由俞建勇院士团队研发,院士工作站提供技术支持,公司负责技术成果转化。
  
  实验室里研发成功的材料,在投入生产时却困难重重。车间的温度、湿度,纤维的材质、配比,加工时的温度、时长……任何一个因素差之毫厘,都可能使产品最终的性能天差地别。那段时间,马晓飞的主要精力始终聚焦成果转化环节,常常奔波于生产线和实验室之间。经过无数次失败和尝试,他最终带领团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马晓飞参与研发生产的仿鹅绒结构高保暖絮片大放异彩,作为北京冬奥会防寒服的填充物,为运动员、教练员和保障人员带去了更多温暖。该絮片属于关键领域“补短板”产品,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为我国功能性纺织新材料产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尝到了科技成果转化的甜头,马晓飞开始致力于联合各高校、科研院所进行科技成果转化,逐渐在公司建立了“两站一院一所一室一基地两联盟+九中心”的研发体系。目前公司已拥有仿鹅绒结构高保暖絮片、阻燃纤维高保暖絮片等7条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先进生产线,成功跻身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行列。
  
  从跟着企业转型开始,马晓飞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国家重点项目7项,参与省级项目11项,获得国家专利153项,其中发明专利81项,被评为全国技术能手、安徽省江淮杰出工匠等。同时,自马晓飞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以来,他已带徒500多人,培养带徒名师1名,技师1名,高级工63人,中级工11人,初级工116人,带动就业1000人,培养了一大批技能人才,让工匠精神薪火相传。
  
  截至目前,全市已有全国时代楷模1人;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12人、省级道德模范及提名29人、阜阳市道德模范及提名奖167人;入选中国好人136人、安徽好人169人,推选阜阳好人1595人。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