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我们的新时代】16年坚守成就“汽修匠人”

2022-5-17 09:21| 编辑: 戴斐 | 查看: 90200|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储继明/文 王彪/摄|来自: 阜阳日报

  


      择一事,专一生。阜阳技师学院汽车工程系副主任贾亮,第25届“安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多年来,他在汽修岗位时时琢磨创新和技改,在新时代的赛道上跑出自己的骄人成绩。
  
  国家级赛事获冠军
  
  2017年6月16日晚6时,央视财经频道播出中国大能手第三季汽车维修项目比赛,阜阳小伙贾亮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夺得该项目幻影漆手冠军。
  
  成绩的取得绝非偶然。为了参加那次比赛,贾亮每天白天工作,下班后留在车间训练。为了提升技能,他训练时手臂负重5公斤铁链,锻炼操作稳定性;为了训练细心和胆量,他用砂轮机打磨气球、灯泡等;为了训练感知水平,他蒙眼喷漆……
  
  贾亮就是这样一个对事精益求精的人。回想2004年,16岁的他从阜南来到阜阳,进入一家车贸公司售后维修部当学徒工,学习汽车喷漆技术。通过潜心学习和刻苦训练,贾亮很快在汽修行业崭露头角。为了精进技术,2008年开始,他又多次外出学习、参加培训。凭着求知若渴的初心和不断超越的激情,贾亮的汽车修理技术进步飞速。
  
  把工匠精神传给徒弟
  
  2014年9月,阜阳技师学院汽车工程系开办汽车钣金与涂装专业,贾亮因专业技术过硬,被聘为专业课老师。
  
  “我初入行当学徒时,老师傅带徒弟会‘藏私’!”贾亮说,当时的师傅观念比较保守,“师傅喷漆时,把学徒支开,自己在里面喷,喷好了再喊我们进去收拾工具。”学不到技术,贾亮愁得睡不着觉。他决定主动出击,一方面腿勤点、嘴甜点,抢着干苦活、重活,主动帮老师傅打下手,套点技术要领;另一方面,夜间趁别人睡觉时,自己到车间里偷偷练习。
  
  正是这番经历,让贾亮意识到,技术传承必须毫无保留,工匠精神必须无私传承。他当老师,对学生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现在的你们很幸福,可以正大光明地学习。只要你们愿意,我一定会把技术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你们。”
  
  至今,贾亮已经培养徒弟700多名,其中高级技师6人,技师17人,高级工62人,中级工236人。他的徒弟中,有7名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8名市技术能手、6名青年岗位能手。
  
  孜孜不倦创新技改
  
  在阜阳技师学院的实训车间里,有一间房子,同时具备汽车清洗和保养功能,这就是贾亮和他的团队近年完成的多功能汽车清洗保养智能工位技改项目。
  
  “街面上的洗车店,通常有两间门面,一间用来洗车,另一间用来保养。如此,店主就要多承担门面租金。”为了扶持更多人创业,降低开店成本,贾亮琢磨,能否把两间门面的功能合在一间里?
  
  有想法就付诸行动。2019年下半年开始,贾亮和他的团队就这两项功能融合进行创新和技改,经过技术攻关,于2021年底完成项目。多功能汽车清洗保养工位内,有汽车保养和清洗车辆所需工具,车辆清洗完毕进行保养,需要举升时,可以直接从总控台操作。为了适应各种车辆构造,总控台设计可以随意挪动,这样多功能汽车清洗保养工位空间就会多一点,维修人员通行、作业更加方便。
  
  “电子控制系统、环保、节能、举升车辆的安全等,均是本次技改的难点,我们夜以继日改进、实验,最终完成,实现融合目标。”贾亮说。
  
  多年来,贾亮在学校汽车专业课程开发、技术攻关、教学设备研发等领域不断探索,先后取得9项专利技术创新成果。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相关分类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