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阜阳现存最早大学毕业证长啥样?

2022-8-2 09:07|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45495|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方松高 实习生 陈榆鑫|来自: 颍州晚报

  近日,一些高考学子纷纷收到了“高大上”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而一些知名高校的高颜值毕业证,也被网友翻出来品味。说到毕业证,阜阳博物馆就藏有一张120年前的毕业证,系阜阳现存最早的大学毕业证,颁发者为颍上人李宗棠创办的江南千仓师范学堂。

  阜阳馆藏最早的大学文凭

  阜阳博物馆所藏一纸江南千仓师范学堂毕业证书,系楷书手写石印。其外径宽57.5厘米、高74.5厘米,内径宽51.2厘米、髙57.2厘米,周边有八条龙饰,边框四角印有“毕业文凭”四字,落款时间为“宣统二年十二月”(1910年),上钤方形朱文公印,下有“监督(即校长)李宗棠”及印鉴字样。

  该证书右半部文字,系转录清光绪三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907年12月31日)内阁奉上谕颁布的慈禧懿旨,内容反映了20世纪初清庭处于内外交困之际,迫于时势发展而决定“改革官制、廓清积弊,广兴教育、清理财政、整饬武备”;左半部文字记载了江南千仓师范学堂学生陈鸣谦的籍贯、年龄等履历,以及各学科成绩、授课教员等信息。经初步识别,毕业生陈鸣谦系阜阳县人,生平待考。

  阜阳博物馆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这份珍贵的文献,为研究晚清教育提供了原始资料,具有很大的研究和收藏价值。江南千仓师范学堂监督(即校长)李宗棠,也是江南千仓师范学堂的创办者,系安徽颍上人。

  学堂创办人李宗棠系颍上人

  据阜阳博物馆副馆长杨玉彬考证,李宗棠(1870--1923),字柏荫,一字隐伯,别号江南吏隐,千仓旧主,安徽阜阳永兴集(今颍上县新集镇)人,清末民初知名教育家。其出身官僚地主家庭,家有田地8000余亩,分布在颍上、阜阳两县境内。少年读书,20岁从戎,因有军功被举任候补道,在湖北、山西、安徽、江苏等省办理政事。凡教育、留学、译学、营务、警务、矿务等方面事务均经手办理,尤以教育、留学两方面任事为多,历时也较长。其在南京自办的千仓师范学堂,系国内较早成立的私立高等师范学校,同时又在颍上、阜阳创办千仓义塾八所,将“外国语文,与其新发明之科学,咸陟其堂”,对中国的近代教育事业颇有贡献。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李宗棠奉派赴日本考察学务,曾先后九去日本,后将赴日旅程中日记整理付刊,名为《东游纪念》(共十卷)。民国元年(1912年),其在上海设馆教日语、中文。李宗棠任职凤阳师范学堂校长时,曾作一副楹联悬挂在该校大礼堂的楹柱上,云:“广厦万间,乐得人才弘教育;长淮千里,但凭时势造英雄。”

  学堂已被毁,仅存一件石构件

  李宗棠在南京创办千仓师范学堂的同时,在附近还兴建了千仓山馆(地址在今南京市人民政府大院西部)。山馆于1911年辛亥战火毁损后,一度作为摊贩市场。民国时期,这里曾被辟为国民政府考试院。

  经历了日军战火后,千仓师范学堂和千仓山馆在解放前已倒塌。“据南京市文史研究者介绍,目前千仓师范学堂仅遗留一件当年的石构件。”杨玉彬说。

  阜阳博物馆还收藏一份安徽私立成达中学学生张益山的毕业证书。张益山是阜阳县人,毕业时十五岁,在成达中学初中三年级修业期满,成绩及格予以毕业。当时成达中学校长为哈福贵,毕业证书落款时间为“中华民国三十五年七月”。此证书与江南千仓师范学堂毕业文凭相比,其特殊之处的证书上贴有学生照片,体现了社会的进步。

  据《阜阳市教育志》记载:安徽私立成达中学,即宁治臣、刘启元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创办的私立学堂,校址在阜阳城贡院街贡院旧址。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