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古树知多少? 究竟谁最老?

2022-10-8 09:04| 编辑: 刘黎 | 查看: 18798| 评论: 0|原作者: 方松高 实习生 吕玉茗|来自: 颍州晚报

临泉古城子古银杏 颍州晚报通讯员 王十庆 摄

      遒劲的树枝,斑驳的树皮,无不显示着岁月的痕迹,传递着时间的密码,诉说着无尽的故事。近日,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公布,安徽省散生古树名木数量位居全国第15,群状古树数量位居全国第22。而我市现有古树名木1295株,最古老的是临泉古城子古银杏,树龄近1400岁。我市古树知多少?一起来看看。

  多少棵古树

  现有古树名木1295株,其中一级古树25株

  我市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水光资源较为充足,适于林木生长,树种资源较为丰富。在这片土地上,生长着51科160多种木本植物。

  我市古树名木资源也颇为丰富。如临泉县古城子唐代古银杏树、颍泉区伍明镇明代古银杏树、阜南县五岳庙明代古桧柏等,千百年来见证着阜阳的发展变迁。

  几十年来,我市一直加强对古树的搜集和保护。自1985年起,我市林业部门多次对古树名木资源总量、种类、分布、生长状况等进行普查,采取登记挂牌、加筑围栏、架设避雷针、抢救复壮、签订保护协议、购买保险等措施加以保护,取得了丰硕成果。

  日前公布的第二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结果显示,我市现有古树名木1295株。其中一级古树25株,二级古树47株,三级古树1222株,名木1株。共22科30属37种。

  哪棵树最老

  种于唐代的银杏树,近1400岁

  普查结果显示,众多古树中,树龄排在第一的是临泉古城子古银杏,树龄近1400岁。在全省古树中,树龄亦处于前列。

  据考证,这棵古银杏树,系沈氏后人于唐代为纪念祖先所栽植,有近1400年树龄。其树高30多米,胸围6.45米,地围10.5米,冠幅22.5米。“整棵树9棱18丫,72枝杈,古姿龙钟,挺拔苍劲,虬枝参天。”这是《阜阳市古树名录》记载的树龄最高、胸围最粗的罕见千年古树。《安徽省古树名木》亦作记载。2014年7月,该株古树被省绿化委确认为国家一级古树并加以保护。

  这棵树历史上发生过多次火灾,加之多年来受到人们焚香烧烤等多种因素影响,前些年显露了树势衰弱的迹象,树冠南部出现枯死状况。近年来,县政府和有关部门设置了护栏、避雷保护,改善土壤等,这株古树已恢复生机。

  排名第二的是临泉县城东街道周小寨古圆柏,树龄700余年,胸围2.7米,高8米,冠幅平均11.8米,枝下高1.76米。位于村西沟旁边,整体向北倾斜。2013年,当地林业部门出资3万元,采取在倾斜的树干下砌垒一石碑型砖垛支撑,对侧枝设8根铁质立柱支撑,并培土加固沟岸扩大根系土壤面积10平方米,为古柏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第三名是阜南县王店孜乡五岳村五岳庙古银杏树。位置在五岳村五岳庙院内大殿左侧,有着700年树龄,树高19米,胸围2.76米,冠幅平均12.5米。该树为雄株,树干通直秀硕,树冠圆满婆娑,在树干6米处分枝4个,生机盎然。2001年12月14日,五岳庙被市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县政府为古树重新建保护栏、挂牌保护,列为全县重要的旅游资源、生态科教基地;2014年8月,省政府公布其为国家一级古树。

  哪些树最“传奇”

  450岁的“白蜡王”,120岁的“知年树”

  在阜阳古树中,还有一些非常奇特罕见,如荆条长成大树、可以预知庄稼丰歉收的“知年树”等。

  在太和县马集乡西张常庄老井沿,有一株树龄450年的白蜡树,树高6.5米,胸围2.51米,冠幅平均6.5米。据记载,白蜡树在皖北俗名荆条,而荆条长成这样的大树,在省里亦不多见,因此被称为“白蜡王”。

  据记载,界首市颍南街道办事处程庄村生长着一株高12米,胸径48厘米的稀有树木。同根西南部生长着一株小树,树粗0.6米,高5米,人称“母子树”。此树系清风藤科泡花树属垂枝泡花树(后经专家鉴定为厚壳树,树龄约120年)。相传此树发芽落叶的时间有早有晚,次数也不相同。1965年,此树两次发芽、结籽,当年是个丰收年;1979年发芽较晚,当年大旱,庄稼减产 ;1981年至1984年,每年皆两次发芽,连续4年皆为丰收之年。当地群众认为,此树能预示年景丰歉,故而称之为“知年树”。

  在颍泉区伍明镇寺后村李桥口,有一株百年梣叶槭,它是全市唯一一株树龄达百年的梣叶槭。树主人刘玉君介绍,这株梣叶槭是他爷爷30多岁时所栽。当时有一辆运树苗的车从阜涡路经过,爷爷要了一根小树苗栽在屋后,没想到竟然长成了枝繁叶茂的大树。当地人都没见过该树,连认识树木较多的木匠也不认识。后经专家鉴定为梣叶槭。

  唯一的名木是啥

  相对于古树,名木更为难得。按照相关规定,一般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大树即为古树;而那些树种稀有、名贵或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则可称为名木。名木按照一级古树保护。此次普查结果显示,我市唯一一株名木,是位于阜阳“四·九”起义纪念馆的一棵枣树。

  据相关资料记载,这棵枣树种植于1928年2月,是中共皖北特委书记魏野畴及战友亲手栽植,树龄已有94年。该树高约10米,胸围1.17米,树冠遮盖面积有150多平方米。

  目前,这株枣树被当地相关部门和村民保护得很好,春来枝叶繁茂,金秋红枣飘香。

  哪种古树最多

  全市古树名木最新普查结果显示,我市古树中侧柏数量最多,达414株,分布于颍东、颍州、临泉和太和。其次是黄连木,有80株,分布于颍州、颍泉、界首、临泉、阜南和颍上。排名第三的是圆柏,有76株,分布于颍东、太和、临泉、阜南和颍上。

  在我市,目前古树数量较少(1—2株)的树种有:龙柏、君迁子、小叶朴、广玉兰、石榴、白蜡、刺槐、梣叶槭、色木槭、梨、臭椿、栾树等。

  如何给古树测龄

  很多人了解古树的年龄,但却不了解它的年龄是如何确定的。

  市绿化推进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测古树年龄是个系统工程。

  首先是通过查阅地方志、族谱和其他历史文献资料,以获得相关书面证据,继而推测出古树年龄。其次是前往古树所在地进行考察和走访当地老人,获得口头证据,从而弄清古树的大致年龄。

  还有是通过截取古树下方一级枝,通过其年轮来判断古树年龄。另外,还可以通过科技手段来确定,如测量古树中碳14衰变的程度测定其年龄。更多的时候,专业人员会综合使用各种手段来推算古树的树龄,以得出较为可信的结论。

  一株古树就是一段历史的忠实见证者,一株名木就是一种文化的生动记载者。保护古树名木,就是守护我们共同的乡愁记忆……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