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匠心守护电力计量

2022-10-10 08:51|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14769|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尚原野 通讯员 饶瑞南|来自: 阜阳日报

  说起电力计量,很多人可能感到陌生。换一种通俗点的说法,就是每月一次电费抄表。国网阜阳供电公司计量人胡海辉,干的就是这样的工作,一干就是34年。
  
  以前,供电计量实行人工抄表。不管刮风下雨,抄表员每月都要到用户电表所在地上门抄表,登记用电度数,计算用电费用。胡海辉介绍,那时候,走街入户是常态,遇到两米以上的电表箱,他们就架梯子爬上去,一一查验,工作分散、繁琐。即便如此,胡海辉一如老黄牛,深耕在这个平凡领域,辛勤而认真地工作。
  
  “人工抄表制约因素多,信息采集时间、抄表员工作细致程度等,都有可能影响数据的准确性。”胡海辉说,20万块电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差错,都有可能给公司、用户带来损失。
  
  2012年,为了提高城区电力计量的准确性,国网阜阳供电公司全面开展智能电表安装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此时,已经是该公司计量专业领军人员的胡海辉,面对一个全新领域,扑下身子学习,不断摸索研讨。他一次次跑电表改造工地,现场了解智能电表工作原理,然后带着问题再回办公室研究系统化方案。正是这种工匠精神,让他先后取得6项创新成果和7项实用新型专利。其中,“一种多功能远程无线通信中继设备”成功解决城市120多台地下室采集终端通信问题,具有极高的推广价值。
  
  电力计量科技发展迅速,胡海辉始终以超前一步的姿态,把握新技术、新知识的发展动向,并有机运用到工作中。公司以他的名字成立“胡海辉劳模创新工作室”“胡海辉技能大师工作室”。短短十年时间,阜城供电用户从20万户发展到42万户;全社会用电量从2012年83.43亿度增加到2021年186.3亿度。公司对电力计量需求更大、准度更高。胡海辉介绍,依托公司的智能电表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如今,1人2个小时就能完成42万台智能电表信息采集任务,准确率接近100%。
  
  记者见到胡海辉时,他正在劳模创新工作室绘制“电力向量图”,以此判断电表是否有错误接线情况,有助于及时发现电表异常,避免用户损失。在胡海辉及团队精益求精的态度下,近年来,国网阜阳供电公司的采集成功率在全省始终排名前三,胡海辉劳模创新工作室和技能大师工作室也被誉为阜阳电网系统的计量“准星”、客户心中的“放心秤”。
  
  这几年,国网阜阳供电公司招聘了一批985、211院校的大学毕业生,他们踊跃加入胡海辉带领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和技能大师工作室,进一步提升了工作室的科研攻关能力。“我把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和解决方法总结成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员,帮助他们早日成才。”胡海辉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只有把每件事都做好,才能对得起劳模创新工作室和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头人这个称号,才能服务好阜城42万供电用户。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相关分类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