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要闻 查看内容

【党报记者在基层】“牵牛入住” 集中养殖

2023-6-28 06:35|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9821|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徐风光 通讯员 骆振坤|来自: 阜阳日报

  “原本在自家牛棚养殖,设施简陋、牛粪还不好处理;现在搬到集中养殖场,不仅共享高标准牛棚、供水、供电等设施,牛粪也有人统一处理。”时至夏至,最后一批牛“搬”进界首市砖集镇肉牛养殖基地,养殖大户张德杰对新阶段的养殖充满期待。
  
  砖集镇因水草丰茂,有养殖肉牛的传统。仅该镇任楼村,目前就有存栏百头以上养殖户13家。家家户户搞养殖,带动了农民增收,但养殖问题也随之而来。“部分年龄大的村民散养肉牛,养殖棚简陋,甚至人畜混居,垃圾成堆、乱搭乱建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砖集镇副镇长程新友介绍,为破解上述问题,进一步节约土地资源、加强养殖粪便等排污处理,砖集镇整合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等,上马了集中养殖基地项目。
  
  基地位于砖集镇任楼村,占地约28亩,总面积7600余平方米,建设牛棚5栋,配套建设防疫看护房、料仓和供排水管网、供电等设施。
  
  上个月,养殖基地建成投用并进行了公开拍租。养牛20余年的张德杰第一个参加,并承租了两个牛棚。“牛棚建设标准规范,各种设施一应俱全。”张德杰说,只需“牵牛入住”,不用操心供水供电、排污等问题。
  
  目前,砖集镇肉牛养殖基地已进驻规模养殖户4家,存栏规模近400头。
  
  任楼村村民张子玉正和家人商量,将自家的10多头牛“赶”进养殖基地。“到基地,不仅牛养得好,人也舒服,基地设置有卫生间、淋浴房和临时休息房等。”张子玉说,不在自家院里养牛,家里环境也会变得整洁、干净。
  
  基地负责人、任楼村党总支副书记任文杰表示,集中养殖不仅能通过完善的配套设施,解决环境卫生问题,还能实现统一管理、统一选购饲料、统一防疫,降低养殖成本。尤其是集中后,养殖户间交流更加频繁,能抱团降成本、提效益、闯市场。
  
  “目前,我们正在谋划建设化粪池,集中处理养殖粪便、污水等。在处理设施投用之前,基地配足了清运机械、人力,随时按需清运到大户地里。”任文杰说。
  
  随着基地养殖户增多,砖集镇也在谋划新举措。程新友介绍,将探索建立“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民”的现代化高标准养殖模式,以市场需求为主导,订单化养殖市场需要的牲畜品种,依托品种优势、技术优势,实现畜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立足基础,做强特色。“我们将动员更多养殖户参与集中养殖,并总结运维经验,适时扩大基地规模。”砖集镇党委书记荣俊伟表示,与此同时,推广秸秆收储、粪污发酵、有机肥加工等生态循环养殖模式,谋划建设肉牛交易市场、肉牛屠宰加工基地,持续提升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助力乡村振兴。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