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时光流转,沉淀出最真的情感,镌刻下奋进的足迹。 2020年8月18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安徽考察,首站即来到我市蒙洼蓄洪区,在王家坝闸视察淮河防汛、进企业车间调研就业扶贫、到田间地头察看生产恢复、访庄台人家了解群众生活,对颍淮大地逐梦安澜、推进高质量发展提出谆谆嘱托、殷殷期盼。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三年来,颍淮儿女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努力拼搏、砥砺前行,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 今起,本报开设“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阜阳答卷”专栏,和广大读者一道,循着总书记的足迹走基层、看变化,零距离感受阜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及阜阳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奋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八月的蒙洼,淮水缓缓流淌,波澜不惊;置身岸畔,田野硕果盈盈,“丰”景如画。 昂然耸立的王家坝闸上,助理工程师马奥正与同事们一起,在操控室内实时监控着闸情、水情、工情。淮河尚未出汛期,防汛之弦依然紧绷。但经历过2020年7月的洪水考验,大家对安全度汛,更加从容。 马奥依然难忘,2020年7月20日,千里淮河“第一闸”王家坝闸,时隔13年再度开闸,向蒙洼蓄洪区泄洪。当天8时31分,根据国家防总指令,他与12名同事一起,沉重地开启13道闸门,在不到48小时的时间里,滔滔洪水让蒙洼蓄洪区180余平方公里内的耕地、道路变成一片汪洋,2000多名非安全区群众在开闸前连夜转移。 20多天后的8月18日,带着对受灾群众的深情牵挂、对江淮发展的深切关怀,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安徽考察,首站就来到这片刚刚经受洪水洗礼的地方。 在王家坝防汛抗洪展厅,习近平总书记详细了解淮河治理历史和淮河流域防汛抗洪工作情况,要求把70年来治理淮河的经验总结好,认真谋划“十四五”时期的治淮方案。 铭记殷殷嘱托,三年来,颍淮儿女奋力治淮兴水,让长淮安澜之梦照进现实。 王家坝闸先后实施了启闭机房提升改造、低压配电设备更新改造,以及闸门底部防腐、叠梁门维修加固等项目,这个千里淮河“定盘星”的洪涝灾害防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王家坝闸外,一批重大水利工程逐步勾勒出颍淮兴水利、除水患的新图景。 2020年10月,总投资15.87亿元的淮干王临段整治工程开工建设。这一工程建成后,将使淮河王家坝至史河口段河道行洪能力由6700立方米/秒提高到7400立方米/秒,史河口至临淮岗段河道行洪能力由8700立方米/秒提高到9400立方米/秒,进一步完善淮河防洪工程体系,大大降低蓄洪区的启用几率。 2021年11月,总投资8.36亿元的洪汝河治理工程动工。工程竣工后,大洪河及洪河分洪道防洪标准将达到20年一遇、除涝标准达到5年一遇。 此外,沙颍河大型灌区、临淮岗坝上大型灌区、临淮岗水资源综合利用、淮河中游治理、界宿新河等一批治淮重大工程,以及淮河主要支流颍河、泉河、茨淮新河治理工程前期工作正加快推进;沿淮洼地治理、一般行蓄洪区建设、引江济淮二期等工程也即将获批建设…… 水利投资,见证着阜阳兴水治水的努力。2020年至2023年7月,阜阳累计完成水利投资约200亿元,年均增幅超20%。其中,累计争取省级及以上投资约104亿元,积极运用专项债券、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银行融资贷款等市场化手段筹集重点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约96亿元。以“十四五”水利发展规划为引领,谋划项目96个、总投资1410亿元,“十四五”计划完成投资451亿元。 一项项重大水利工程加快实施的同时,阜阳还在持续完善防洪保安、防灾减灾体系。 入汛前,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预测,今年淮河流域主汛期将呈现“北涝南旱”的局面。而此前,阜阳已“未雨绸缪”:3月初启动了水利设施安全度汛督查检查,各地排查出的25处安全度汛隐患,汛前全部整改到位;加强在建涉水工程项目管理,18处开口工程均完成复堤任务;强化物资准备,价值7160余万元的编织袋、冲锋舟、无人机等防汛抢险物资随时可用;建强专业队伍,市、县级组建专业防汛抢险队伍45支2387人、乡镇组建抢险队伍10034人…… “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治水方针,如今的颍淮大地,有了更多实现安澜之梦的信心和底气。 “我们会继续坚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统筹好防洪除涝和水资源保护,加快构建与现代化美好阜阳相适应的水安全保障体系,努力为国家防洪安全、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阜阳市水利局局长曹涛说。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