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平原 查看内容

生活的针

2023-12-22 08:40| 编辑: 刘黎 | 查看: 31224| 评论: 0|原作者: 李 梅|来自: 阜阳日报

  一双喜欢的鞋子裂开了线,试了几次也没舍得扔。周末有空就拿着它去了夜市。
  
  夜市在小区北边。小吃是主角,煎炸蒸炒烤,酸甜苦辣咸,酿成一片烟火气。
  
  小吃街尽头有一个小摊,严格说是一辆三轮车。车上坐着一位老人,花甲年纪,胖墩墩的,皮肤黝黑,经常系着一件能盖住双腿的围裙,戴着老花镜,粗糙的手在鞋上穿针引线。他很少言语,我将鞋递给他,他点点头表示能修。我放下鞋,说:“我先去夜市逛一下,待会来拿。”他又点点头。
  
  他人看似朴拙,手却很巧,无论是大人的皮鞋,还是小孩的运动鞋,他都能将破损处弥合,甚至恢复如初。所以他的生意很好,三轮车前的鞋能排成一条龙。我很少见他下过车,够不到鞋时总让别人帮他,我很疑惑。直到后来我看到他掀开的围裙下只有一条腿,才恍然大悟。除了雨雪天,他很少歇班,一年四季总能在这个固定的位置找到他。他用只有一条腿的残躯,救活了一双又一双濒临“死亡”的鞋子。
  
  修鞋摊对面有一台缝纫机,旁边竖一字板,上面用黑墨粗笔写了几个大字:缝缝补补。一个打扮利索的女子,笑脸盈盈。她用软尺帮顾客量腿长,记下尺寸,在摊开的裤脚画一条线,剪子咔嚓一声剪掉多余的布料,放在缝纫机上,几下就锁好了边,执起熨斗,摁在裤脚来回几下,活就干完了。从开始到结束不过五分钟。顾客道谢,女子还礼,主客一派和气。
  
  几年前公司缩小规模,她不幸被裁员。女子苦于生计,凭着心灵手巧,试着在夜市边摆了一个缝缝补补的小摊。起初只是裁裤脚,后来缝补被划破的衣服,还修拉锁。她以为这只是过渡,谁知这一摆就是两三年。
  
  “挣得多吗?”我曾小心问她。
  
  “不多,够一天的口粮。”她依旧笑颜如花,“也曾想不摆了,几天没来,总有电话找我。现在好多年轻人不会针线活,家里更没有缝纫机,我在这,一是有个活儿干,二是为了大家方便。”她边说边寻了一块颜色大小合适的补丁,贴在破损了的羽绒服上。补丁是花朵的形状,和衣服相得益彰,仿佛原本就是衣服上开出的一朵小花。这个女子将自己种在这片方寸之地,用勤劳乐观将自己拔出了生活困境。
  
  她的摊位很小,在小小的一隅,常常让人忽略过去,但夕阳总会将她笼罩在一片柔和的光辉里。
  
  芸芸众生,总有人顶天立地,像根大椽,撑起大厦的屋顶;也有人渺小如针,一点一点缝补生活的裂痕。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