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颍泉:追光逐“颍” 风起“泉”涌

2024-2-2 10:37| 编辑: 刘黎 | 查看: 3815| 评论: 0|原作者: 余波/文 庞诚 余波/摄|来自: 阜阳日报

 ——颍泉区加快绿色转型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颍泉新貌

      律回春渐,新元肇启;大道如砥,大势如潮。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颍泉区发展史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浓墨重彩的一年。
  
  2023年,颍泉区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及阜阳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拼经济、稳增长,拼作风、提效能,拼服务、优环境,攻坚克难,争先进位。发展内生动能不断增强,双招双引聚焦推进,民生保障更加完善,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乡村振兴再添佳绩,城市品质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展示了一个拼搏奋进、蒸蒸日上、动力澎湃、潜力无限的新颍泉。
  
  在全省45个市辖区赛马机制“经济运行”考核中,颍泉区稳居全省前十、皖北前三。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2.1亿元,增长6.8%,固定资产投资126.8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4%,新开工制造业投资增长99.3%,增速位居全市第一方阵。
  
  聚焦转型升级 发展质效更加显著
  
  2023年,颍泉区坚持创新导向、规模导向、就业导向,深入实施优势产业壮大行动,紧盯新能源汽车、先进光伏、动力电池等“新三样”和主导产业,拼抢新赛道。全区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2家,领展光电、目氪高新、世鑫电子等企业当年达产入规,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冠军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1家、市级49家。优化调整17个产业链专班,专人专责推动产业链式集群发展。加快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12个重点项目签约落地,累计集聚规上工业企业7家。“风、光、氢、储”新型储能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加速构建。电子信息及光电显示产业产值实现翻番,智磁新材料超薄超宽纳米晶带材填补省内产业空白,申亚生物进入新三板创新层。实施技改项目18个,获批市级数字化车间5家、市级智能工厂1家,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省级2家。
  
  现代服务业断长补短。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68.7亿元,发放消费券482.8万元,举行促消费活动164场,实现销售额10.9亿元。新入库限上单位22家,总数达127家。电子商务发展迅速,新增电商经营主体219家,获评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2家、省级电商示范企业2家,培育年销售额超千万元的电商企业2家。“数字赋农”“数商兴农”深入开展,农村产品网络销售额47.7亿元,总量、增幅均居全市第一,获评全省农村电商示范县。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加快融合,新建5G基站182个,龙和电力5G+工业互联网项目获批阜阳市工业互联网场景应用示范项目,爱谱华顿、界上光电入选2023年度阜阳市大数据企业名单。文商旅深度融合,5家单位入选阜阳市“皖美好味道·百县名小吃”特色美食体验店,东关美食街入选首批“百味阜阳”特色美食体验街区,闻集镇白洋湖村被评为安徽省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基地。
  
  颍泉经开区主导产业集聚度进一步提升,园区发展换挡提速。累计集聚企业55家。建成省级以上研发机构和公共服务平台18个,获批成立全区首家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入选2023年安徽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获首批政策支持资金991万元。“亩均论英雄”中,亩均税收同比增长11.1%。“管委会+公司”改革深入推进,承接赋权事项61项,部分行政审批事项实现独立办结。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动态储备工业用地1000亩、标准化厂房20万平方米,盘活闲置低效用地313亩。
  
  聚焦双招双引 动能活力有效释放
  
  如何持续提升为企服务质量,让“近者悦”“远者来”? 如何将一个产业“从一棵大树孕育成一片森林”?颍泉区的答案是:项目建设持续发力,优质服务全程跟进。
  
  实施省级亿元重点项目134个,完成投资111亿元。全年召开重点项目“星期六要素保障”会商会39次、61场,解决问题204个,罗氏贝特、伟辰钢构实现“拿地即开工”,不断刷新“颍泉速度”。领展光电、火乐科技、中惠创智等14个项目建成投产,月娇智能家居、尤美新材料等项目加快建设。总投资60亿元的安徽(阜阳)铁路国际物流港开工建设,徐淮阜高速、阜淮城际铁路、东北大外环等重大工程加速推进,全年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同比增长51.6%,居全市第一。全年新签约洪专基因、乐行天下、拓扑芯等项目50个、总投资195.8亿元,利用省外亿元以上投资项目18个、到位资金49.5亿元。区党政主要领导外出招商42批次、对接洽谈项目130个。沂普光电、中惠创智等项目当年招商、当年建成运营。人才招引扎实推进,助力企业招录高层次人才,引进紧缺人才36人。
  
  获批9个批次建设用地,有力保障安徽(阜阳)铁路国际物流港、徐淮阜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用地需求,政银企合作平台持续发力,举办政银企对接会19场次,为800余家企业提供授信额度1.7亿元。常态化开展“接您回家”“招才引智高校行”活动。
  

阜阳智能制造产业园

  聚焦企声响应 营商环境提质增效
  
  “企有所呼、我有所应”“无事不扰、有事必办、办就办好!”全区上下用心用力用情为企业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真正把服务工作做到企业心坎里。
  
  在全市范围内率先设立政务服务大厅“首贷专窗”,一站式帮助39家企业解决融资需求605万元;开展“农业保险+一揽子金融产品”改革试点,创新“活体贷”“麦粮贷”等金融产品,累计发放贷款3.34亿元。构建乡镇街道“一目录三清单”权责清单制度体系,全区土地流转面积达37.6万亩。深化供销社改革,新成立1个镇级社、11个村级社。河长制、林长制改革一体推进,创建省级幸福河流1条,建立市级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2个。
  
  全区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4家、省级企业研发中心2家,培育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30家,获批省级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立项项目1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机构的比重达31.3%。知识产权强区建设纵深推进,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1.37件,申报PCT国际专利10件,同比增长400%;申亚生物、和鸿电气获评2023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实现零的突破;知识产权质押融资1.03亿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激发,入选市杰出人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等四类人才6名,入选皖北产业创新团队2个。招引长三角区域项目18个,建成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5家,面向沪苏浙地区农产品销售额46.6亿元、增长11%。区域合作深入推进,与上海市松江区石湖荡镇建立干部人才交流合作机制,选派6名干部跟班学习,与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台州市椒江区建立人力资源合作,与苏州市相城区缔结友好工商联,与合肥市瑶海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举办“江浙沪皖”长三角草莓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阜阳产业发展交流会。
  
  聚焦融合创新 城乡品质持续提升
  
  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44个,完成投资48.98亿元,祥明路、渡口路、秋颍路等15条道路建成通车,颍柳路颍河桥西段、阜阳三十八中、欧阳小学主体工程施工,阜阳九中(泉颍中学扩建)、颍阳小学、泉北小学、抱龙安置区邻里中心竣工投入使用。完成群众安置房9798套,实施保障性公共租赁住房1010套,改造升级老旧小区4个,新建公厕5个,新增停车泊位656个。48条城市道路完成移交查验,新增城市绿化面积3万平方米。整改完成中央和国家、省级、市级层面交办问题47个,PM2.5平均浓度40微克/立方米,考核排名居全市第二,空气优良天数273天。实施“碧水清河”专项整治及农村净水攻坚,完成10条农村黑臭水体年度治理任务,3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100%,22个乡镇及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质全面达标。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农作物秸秆、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均达96%以上。
  
  大力实施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小麦最高单产898.2公斤、位居全省首位,粮食总产稳定在6.7亿斤以上,实现“二十连丰”。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4.4万亩,农业生产“大托管”服务面积56.1万亩。积极创建全国制种大县,建成全国首个民办小麦抗赤霉病研究院,小麦优质良种繁育面积13.3万亩,新增小麦国审新品种1个,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98.3%。新增“三品一标”农产品10个、“皖美农品”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省级农业数字工厂2个,景超种植专业合作社、文福草莓种植专业合作社获评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闻集镇入选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肉牛规模养殖场达42家,肉牛饲养量3.1万头。大力推进绿色食品“双千亿”工程,培育绿色食品龙头企业35家、全产业链产值达76亿元,中市香菇、周棚艾草、宁老庄果蔬、伍明预制菜、闻集草莓、行流菊花“一镇一业”特色产业错位发展、齐头并进。村集体经济持续壮大,集体经济年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62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清一改”取得成效,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千万工程”有序开展,周棚街道茨河社区入选首批全省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名单,100个村村庄规划提升行动全面启动,累计建成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48个。提升农村道路46公里,农村群众喝上引调水,实现饮用水水源替换,实施农村改厕2180户,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稳定在100%。乡村绿化成果巩固,完成人工造林、森林抚育等1.1万亩,新建、完善农田林网2.6万亩,超额完成任务目标,新创建省级森林村庄4个,乡村“含绿量”不断提高。
  
  聚焦惠民利民 群众福祉更加殷实
  
  大力实施10项暖民心行动和省市“50+10”民生实事,新增托育机构13家,新建21个村级养老服务站、35个老年食堂,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640户。城镇新增就业14940人,累计发放低保、特困人员生活补助、残疾人补助等各类救助金1.9亿元。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实现就业2.48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5%。“救急难”互助社实现村(社区)全覆盖,渡口社区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持续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新建扩建中小学3所、改善办学条件学校41所,新增学位4099个,招聘、选调教师146人。新建扩建幼儿园4所,新增公办幼儿学位720个,创建市特一类幼儿园2所,获评省级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实验区、全市唯一。市五院南区正式开诊运营,引进洪专基因实验室,成功创建省级卫生镇3个、省级卫生村13个。积极推动文体事业发展,新建“口袋体育公园”2个,12件文艺作品获省级以上奖项,开展“送戏进万村”159场次,放映农村公益电影1071场次。
  
  古城遗址申报省级文保单位,“四九”起义纪念馆被授予第二批省关心下一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区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入选“安徽省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信访事项及时受理率、按期办结率均为100%。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八类严重暴力犯罪案件破案率100%。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获评“阜阳好人”11人,颍泉公安分局户政大厅获评“全国巾帼文明岗”。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深做实“四事四权”工作法,持续建强网格员和“五老”人员队伍,省关工委“乡村振兴·关工助力”工作经验交流会在颍泉召开。持续上升的福祉曲线,稳步向前的发展定力,展现了颍泉发展的后劲和潜力。
  
  春风浩荡开胜景,不负韶华启新程。伴着2024年的铿锵脚步,75万勤劳勇敢的颍泉人民正迎着新年的一缕缕曙光,肩负着时代给予的命题,在新征程上坚定信心,阔步前行,奋力谱写现代化美好颍泉的崭新篇章。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