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破解基层治理中人手不足等因素制约,今年5月,太和县税镇镇充分发挥女性亲和力强、善于沟通的独特优势,打造一支以女性为主的文艺队伍——太和县和大嫂文化传媒公司。 “和大嫂”取意太和之“和”,寓意政通人和,彰显以“和”为贵。这是一支文艺团队,将乡风文明、人居环境整治等以小品、舞蹈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传播党的声音和正能量,使群众在娱乐中受到教育、得到启迪。 农村留守妇女 组成艺术团队 今年50岁的邹利华是姚寨村村民,也是太和县和大嫂文化传媒公司的一员。因为擅长扇子舞等舞蹈,她白天在家看小卖铺,晚上就在村东头小广场带着村民跳广场舞。 今年初,姚寨村党委干部在当地物色能歌善舞的村民,准备成立文化传媒公司,邹利华被招入这支文艺演出队伍,负责排练舞蹈。“因为我有舞蹈功底,上手比较容易,和姐妹们沟通协作也很顺畅。”邹利华说,舞蹈配乐以红歌为主,传播党的声音和正能量,既有传统民歌《回娘家》、传统红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也有新歌《中国美》《红红的中国》《福利到咱家》等。“大家跳得起劲,我教得也带劲。”邹利华说。 姚寨村村民于翠真之前是村里的红娘,成功促成过多对年轻男女。在7月12日皮条孙镇绳网文化节上,由她参与演出的小品《零彩礼》受到村民欢迎。“小品取材于我当红娘的亲身经历,很多地方是临场发挥,内容真实,不少村民看后感同身受。”于翠真说,她根据多年当红娘经验,总结出青年男女相亲成功的诀窍在于不瞒不哄、真诚相处,这样才能提高成功率。此外,解决邻里矛盾、人居环境整治等内容也是她们排练小品的热门素材。 太和县和大嫂文化传媒公司副团长李敏表示,之前姐妹们大多在家做手工活儿,但都热爱文艺,公司成立后,姐妹们有了组织,表演节目更有动力了。 用文艺传播党的声音 太和县姚寨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李超表示,太和县和大嫂文化传媒公司于今年5月注册成立,在太和县姚寨村党组织领导下,村里百分之百持股,法人代表由村助理员担任,有团长、副团长、演出人员20余人,以20岁至60岁的本村和邻村留守妇女为主,道具、服装由村集体统一购买。 “此举既能解决就业问题,也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李超表示,传媒公司立足本村,面向全镇及周边乡镇演出,围绕移风易俗、乡风文明、人居环境整治、好人好事宣传、非遗传承等方面,采用舞蹈、小品、相声、花挑、小车、旱船、大鼓、抬花轿等充满乡土气息的文艺形式,自编自演各种节目,传播党的声音和正能量。 公司成立以来,逢节假日晚上在村民文化广场演出,有时还跨村、镇演出。目前,已跨镇演出2场、跨村演出2场,并承办市委党校第58期中青班欢乐晚会,受到干群好评。“在本村为义务演出,到邻村开展演出收取一定费用,每场2000元左右,收入直接打入公司对公账户,由公司发放演员工资。目前除去演员工资,村集体收益400元。”李超说。 今年,姚寨村被省农业农村厅评为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作为村里发展亮点,和大嫂文化传媒公司正逐步走上正轨。接下来,姚寨村将依托和大嫂文化传媒公司,进一步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加村集体收入,为创建全国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打下良好基础,为乡村文明建设开拓新局面。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