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村社共建 强村富民

2024-8-15 08:25|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4370|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杨燕 实习生 张莹 通讯员 余波|来自: 阜阳日报

   8月13日上午9点,在集镇上转了三圈,“货比三家”后,村民杜洪林毅然走进位于颍泉区宁老庄镇032县道与姜马路交口的马窝晟焱供销社,预订了15袋麦种、15袋化肥。
  
  “我刚从镇上的农资店回来,这里的麦种、化肥,一袋要比镇上便宜10块钱。”家里有10多亩地,杜洪林算了算,这样一下子就省了300多元农资钱。
  
  为啥马窝晟焱供销社的农资卖得便宜?这主要得益于宁老庄镇探索的“村社共建”模式。
  
  像大多数传统农业乡村一样,马窝村也曾面临种植成本高、质量上不去、市场信息不畅等问题。“新供销”建到家门口,让马窝村找到了破题之路。
  
  “‘老供销’直面市场,一度不适应。而马窝晟焱供销社是村党组织与供销社共同打造的为农服务新载体,农民需要啥,咱就服务啥。”马窝村党总支副书记王雷介绍,2023年7月,马窝村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优势,借助市级供销社的经营服务和平台,成立马窝晟焱供销社,为村民提供包括农资、技术等在内的农事服务,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推广、销售周边农产品,增加村集体和群众收入。
  
  走进马窝晟焱供销社,这里更像一个综合类超市,不仅有农资、生活用品,还有当地农户寄卖的杂粮、香油、蜂蜜、梅豆干等农产品。
  
  “我们试营业一个月,销售额就达到7万元。”王雷说,下一步,将谋划引进两家企业,代加工本地蛋白肉、芝麻盐等特色农产品,促进多方共赢。
  
  事实上,在宁老庄镇,像马窝村这样成立供销社的乡村有20个,已实现全覆盖。
  
  “习近平总书记对供销合作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围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继续办好供销合作社。”宁老庄镇党委书记赵中山介绍,供销社作为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有购置农资的渠道、销售农产品的平台等优势。经过调研、外出学习,镇村一致认为, 将村“两委”的领导和组织优势与供销社的技术服务优势有机结合,打造“村社共建”模式,有助于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使乡村资源流向市场的路径更加通畅。
  
  为此,2018年宁老庄镇尝试利用供销社的平台、渠道等资源做文章,以“村社共建”模式,率先在申庄村设立村级供销社,主要开展农事服务、农产品流通工作。2020年该村集体经济突破百万元。
  
  看到党建引领的村级供销社在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村民增收方面的成效后,2023年,宁老庄镇又组织村干部到苏州等地供销社学习先进经验,持续探索供销社基层组织和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
  
  目前,该镇已成立1个镇级供销社和20个村级供销社,探索出三种“供销运行”模式。如申庄村农机较多,该村供销社以开展“耕、种、管、收”全链条农业社会化服务为主,不仅有效减少农民耕种中的各类作业衔接时间,每亩耕地还为农户节省60至100元的生产费用;姜堂村、老庄社区供销社以供应农药、化肥、种子等为主,每亩耕地可为农户节省40至60元的生产成本;曹寨村、锦湖村特色种植发展良好,该村供销社推出“五谷杂粮”“瓜桃梨枣”等系列特色农产品,在提升产品附加值上做文章。
  
  年,全镇供销社经营性收入达1210万元,带动村集体增收167.7万元。”赵中山说,“村社共建”模式,形成了供销社增效、土特产增值、村集体和农民增收的多赢局面。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创新共建模式,力争今年20个村经营性收入都稳定在60万元以上,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赵中山表示。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