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家坝

2025-2-28 10:13|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1373| 评论: 0|原作者: 游泳|来自: 颍州晚报

   王家坝,这个名字在阜阳是家喻户晓,甚至在安徽省也赫赫有名,原因在于年年汛期时,王家坝闸是整个淮河防汛被提及最多的地方,王家坝闸是千里淮河第一闸,每年汛期开不开闸也成了坊间议论的焦点新闻。过去从阜阳市到王家坝,路程较远且路况较窄,后来修建了一条从颍淮大道向南经焦陂、中岗,到曹集后自蓄洪区内向西,过老观乡后到达王家坝的新路,新路线路况极好,沿途风光民情俱佳,现在已经是一条经典的自驾、骑行的户外游览线路。

  王家坝闸位于阜南县南端的淮河边,名字的来源是大闸所在的王家坝镇。王家坝闸在淮河蓄洪中的重要作用从建闸开始一直延续至今。

  为了保证淮河在汛期不至于对下游区域造成破坏,也为了调节隔断各个淮河流域的蓄洪水位,在淮河沿途规划了几段重要的蓄洪区域,并用一个个闸口来控制洪水流向。在蓄洪初期,阜南人民为汛期防洪工作做出了极大的牺牲,现而今,整个蒙洼蓄洪区已经非常科学地设立了安全区的庄台和非安全区的快速撤离体系,蓄洪区域内的农业生态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损失已降至最低,沿淮居民人身安全也得到了最大保障。

  新建成的王家坝抗洪纪念馆位于大闸东侧的管理处院内,展览生动庄重,声光电俱全,很完整地介绍了王家坝闸的前世今生,以及王家坝精神的种种精髓。

  走出出口时,别忘了在观景平台上拍一张王家坝闸的北侧全景。大闸周围也有关于治淮和建闸的各种展板,可以从闸底走进闸板,近距离游览这一重要的水利工程。

  闸口边有个渡口,一直在通航,连接对面的两条河道中间的大片区域,一直可以渡过淮河到达河南固始境内。

  大闸向西过闸西中心村不多远,就是蒙洼大桥,凭借曾经在桥下大面积种植的薰衣草,这座大桥一度成为打卡胜地。现而今桥下种植了小麦等农作物。

  回头向东就可以步入王家坝镇。鸟瞰王家坝镇还是规模挺大的,整个镇子由坝上的老镇区和坝子北面的新镇区组成。得益于庄台建设和泄洪水道变革,防洪堤坝围绕镇子一圈,现在王家坝镇的镇区即使在蓄洪期间也是相对安全的,不会有水患扰民。

  坝子上的老镇区基本保持几十年前的原貌,只是房子新了些,道路新了些,王家坝镇政府还在坝上的老镇区,学校、医院、粮库等都已经迁到平坦的新镇区了。老镇区还有不少老房子,保留上个世纪的装修特色。老镇区商业形态基本是农具农资农机维修等,偶尔几个电商驿站,镇政府边上有银行和电信移动联通,以及供电供水的营业部。相比老镇区,新镇区道路宽阔,建筑分列有序,各种学校、医院、饭店、超市错落有致。

  贯穿镇区的马路有四五条,都可以从坝子上贯穿整个新镇区,沿路商业不算繁华,但也应有尽有。

  利用塘洼改造的广场和公园,成了镇子主要的文化活动区域,曾经的臭水沟也焕发了生机。

  淮河在镇子边上,两个河道在最西边分开又在最东边汇合,渔业资源比较丰富,水运也有固定码头。

  镇子最东边有两条路,一条从老观到曹集的省道,还有一条是郎楼到曹集的老路。走到镇子最东端,看到邢郢渡口的牌子,从左侧沿路继续前进,是一条沿淮原生态风景画廊,骑行漫游,清风拂面,坝子上是原生态的人居状态。岸边草地里,随处可见成群的牛羊、鸡鸭鹅等。

  空中看去,蒙洼一片生机勃勃,诸多庄台林立其间,各庄台之间都有硬化路面连接,在没有洪水泛滥的时候,这里真是一片丰饶之地。

  在众多庄台之中,有一个小小的庄台脱颖而出,布局合理,小巧精致,成为蒙洼庄台的形象代表。

  它就是著名的西田坡,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庄台。小庄台四面环水,居民少,环境优雅宁静。上下庄台都是柏油路,整体干净整洁,厕所、消防、供水、供电、排污等设施齐全。

  西田坡的红顶水塔,特意建成钟楼的样子,艺术感十足,远远看去很是醒目,成为方圆几里的地标建筑。

  西田坡是从S252到曹集往王家坝的必经之路,不妨留意转一圈。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