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要闻 查看内容

全国劳动模范马晓飞:匠心逐梦“织”出创新路

2025-5-1 10:30| 编辑: 邵红飞 | 查看: 574|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毕舒宇 通讯员 张致远

在安徽纺织业领域,有这样一位“ 织梦人:他以“ 择一事,终一生的信念,从一名门外汉成长为行业领军者 ;以精益求精的执着,带领团队攻克10余项卡脖子技术,手握151项国家专利,填补国内多项技术空白 ;秉持薪火相传的担当,培育出一批批优秀人才……他就是全国劳动模范、安徽三宝棉纺针织投资有限公司技术研发部主任马晓飞。 


2002年,大学毕业的马晓飞入职安徽三宝棉纺针织投资有限公司从事行政工作,主动承担起校企合作项目对接任务。面对专业术语听不懂、技术原理吃不透的困境,半路出家的他白天跟着专家跑车间,晚上抱着专业书籍恶补。我始终相信,只要肯学,没有迈不过去的坎。两年后,这个执着无畏的年轻人被破格调入技术研发部。


在技术研发领域,马晓飞始终冲 锋在前沿。他聚焦新型纺织材料与智能加工技术,带领团队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2019 年,公司联合东华大学 俞建勇院士团队研发的仿鹅绒结构高保暖絮片入选国家科技冬奥专项。这种新材料兼具鹅绒保暖效果,更突破性实现湿态保暖、可水洗等功能,完全浸湿后仍能保98%保暖率,且洗涤后回弹性好、不缩水、保暖率不降低。


好技术转化落地才能见成效,可国内无专用生产设备,马晓飞便带领团队开启+攻关模式。实验室里,他们反复调整纤维配比 ;车间中,数百次工艺改进的试验废料堆积如山。经过180天奋战,团队成功突破絮片均匀性等技术瓶颈,第一条生产线顺利投产,仿鹅绒结构高保暖絮片实现量产。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应用该材料的防寒服成为运动员御寒利器。


2021年,马晓飞再次领衔承担国家工信部抗严寒装备攻关项目。团队创新研发抗菌阻燃高保暖絮片。经过700多天技术优化,最终实现极寒环境下持续保暖效果,又满足严格阻燃标准,为高寒地区消防员筑起安全屏障。


 “ 从实验室样品到稳定量产,是从100的质变过程。马晓飞总结出独特的研发哲学。他要求每个技术参数必须通过千次以上重复验证。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让研发团队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不断刷新,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作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军人,马晓飞深知人才培养关乎行业未来。他让新人先在实验室掌握基础理论,再到生产线锤炼实操技能,最后参与项目研发培养创新能力。荣小瑛便是典型代表,这位从传统纺织转型的材料研发员,在马晓飞指导下完成纤维材料研发攻关,其工作室2022年被认定为阜阳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师傅常说干一行就要钻透一行,这种工匠精神是我们最宝贵的传承。荣小瑛说。


从业22年,马晓飞培养出多名技术骨干,带领企业从传统纺织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先后获评全国技术能手、安徽省江淮杰出工匠、全国劳动模范等。


把每根纤维的价值都发挥到极致,这就是我们纺织人的使命。站在智能化生产线前,马晓飞依旧保持着研发人员的纯粹。从攻克“ 卡脖子技术到培育创新团队,这位纺织工匠正用执着与匠心,编织着匠心逐梦的新篇章。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