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文博讲解,不能乱讲

2025-5-13 09:18|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214| 评论: 0|原作者: 林姗|来自: 颍州晚报

   “读懂一座城,可以从参观博物馆开始。”这句流行语,道出了近年来的“文博热”。然而,文博的升温,也让“假俗乱”的讲解肆意滋长。线上线下出现了一些内容虚假、低俗媚俗、杜撰野史以及碎片化的信息,成为历史文化传播的“污染源”,损害了公众的认知,对青少年而言危害更甚。这个“五一”假期,也出现了此类现象。

  深究之下,文博讲解沦为市场上的逐利点是主要原因,部分旅行社讲解员为吸引游客,热衷解说宫斗秘闻、灵异传说;短视频平台上充斥着追逐流量的碎片化讲解信息。一些博物馆的官方讲解难以满足游客需求则助推了文博解说乱象的出现,如文物介绍牌内容简单,免费讲解员供需失衡,深入讲解形式枯燥等,难以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而观众的认知偏差,进一步加剧了此类乱象,当大家都被短视频上引人入胜的视频、配文、解说所吸引,不去深究其真假,久而久之就会“被带偏”。

  笔者以为,对于文博讲解,哪怕不讲也不能乱讲。

  首先,要让“假俗乱”的文博讲解“闭嘴”。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加强监管,针对线下无资质的讲解员、线上媚俗化的内容进行规范、清理,并对此类讲解内容加强审核等,消除其滋生的土壤,让有关内容“下架”。

  其次,与其乱讲不如适当“留白”。有些人可能认为,如果博物馆提供的文物、历史资料和信息太少,就会大大影响参观体验感,难免让人钻空子来填补“空白”。但若观众换个角度看,直接获取的信息少,反而能激发好奇心和探索欲,主动通过问询、查资料获取“正解”信息,或许更能深入了解相关历史文化。尤其对于学生群体来讲,又何尝不是一个学习、探索的过程呢?

  最后,还需进一步构建全面的“正解体系”。让博物馆推出形式多样的解说服务,用技术手段挤压“伪文化”生存空间,持续培育观众的“文化免疫力”,方能还原历史真相,让人们对文明更加敬畏。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