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5月18日是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主题为“弘扬自强与助残精神,凝聚团结奋进力量”。近年来,我市涌现出一批身残志坚、自立自强的优秀残疾人代表,颍州区翔飞残障人士互助协会会长季思波就是其中一位。5月16日,第七次全国自强模范暨助残先进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季思波获得全国自强模范称号,为我市唯一。 多年来,季思波先后成立相关培训、康复机构,联合有关单位打造共享洗车等多个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平台,积极助力残疾人就业,诠释了残疾人自强、助残和团结奋进的精神。 专注对残疾人 进行技能培训 在季思波看来,助残工作最关键的是解决残疾人的就业问题。残疾人的就业渠道相对狭窄,对他们进行康复训练和技能培训,是帮助他们融入社会的一个重要手段。 “正因为我是一名残疾人,所以深知残疾人生活的不易。”一直以来,促进更多残疾人实现就业、让他们融入社会,成为季思波努力的方向之一。 因小儿麻痹后遗症,季思波的左腿落下永久残疾。身残志坚的他通过自考,掌握了一技之长,有了属于自己的事业。季思波先后创办了翔飞电脑学校、专注于服务残疾人的康复培训机构,并打造“助人互助”平台,开设有洗车、手工编织等较为适合残疾人就业的教学课程。 季思波认为,残疾人的残疾等级不同,能力也有大小,机构通过专业康复和技能培训,让有能力、有意愿的残疾人实现就业,可以极大地解决其所在家庭的难题。同时,也能促进社会助残意识进一步提高,让更多人了解到,残疾人群体通过康复训练也有机会正常工作,融入社会。 目前,机构在训学员400多人,年龄从2岁到20岁,10岁以下的居多,孤独症和智力发育迟缓患者占90%。除了课堂上的康复训练,机构还搭建特殊教育“移动课堂”,带着部分学员走上街头,接触、融入社会。 “机构的不少孩子通过专业训练,可以从事洗车、宾馆服务等工作。”季思波说。 打造残疾人就业新平台 5月16日,在位于阜城沙河路的国祯加油站旁的笃行共享洗车店,24岁的小虎(化名)使用吸尘器、高压水枪、毛巾等,为一辆车进行清洗。 洗车店店主冯言告诉记者,他之所以招用小虎这样的残疾人洗车,是因为几年前与季思波的一次结缘。 当时,季思波来店里洗车,询问是否可以让几名残疾学员来这实习。经过沟通,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很快,颍州区翔飞残障人士互助协会工作人员带领几名经过洗车培训的学员来到洗车店实习,其中就有小虎和小亮(化名)。 冯言至今记得小虎刚来时的情景。“他反应和说话都有点慢,但洗车基本流程都能掌握。虽然慢一些,但洗得很认真。”冯言说。 很快,小虎和小亮顺利通过实习,成为店里的员工。如今,他们在这儿工作了4年多,已经是“熟练工”了。小亮今年40岁,肢体残疾,但干活很认真。“他俩洗的车都很干净,得到了顾客的肯定。”冯言说。 上述洗车互助平台,只是近年来季思波联合有关企业打造的残疾人就业平台之一。此外,他还与快递企业打造快递驿站,解决残疾人辅助性就业等。季思波说,接下来计划与更多企业对接,采取“企业定制”的方式,按照企业的需求和每位残疾人的特长,安排更适合他们的岗位。“相信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会有越来越多残疾人融入社会大家庭。”季思波说。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