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时节,界首市顾集镇李翠村富民产业园区,一片现代化厂房格外醒目。车间内,数百台生产机器嗒嗒转动,打破了村庄的宁静。几十名工人熟练地裁料、刷胶、合缝,抓紧时间赶制一批皮鞋订单。 这是李翠村招引的首批企业之一——安徽益途鞋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公司负责人李国雅原本在温州开鞋厂,2021年1月,他凭借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和人脉资源,带着资金和技术,将公司落户到家乡李翠村。 1000万元投入资金、8200平方米厂房、2条生产线,仅半年时间,公司在园区正式建成投产。“厂房建好后直接‘拎包入住’。”李国雅说,自企业落户以来,村委会主动提供政策咨询、临时就业、岗位供给等暖心服务,使企业迅速走上正轨。目前,公司每月产量可达15万双,产值500万元左右。 40岁的村民董士伟是公司的第一批工人,凭借勤劳肯干,每月收入达到5000元左右。“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赚钱顾家两不误。”当前的工作生活既充实又有盼头,董士伟感到很满意。 以前,和许多村庄一样,李翠村的绝大多数村民靠种地和外出打工为生,村里没有主导产业,各项事业发展受限。结合实际,李翠村“两委”在村集体闲置用地上做起文章,提出“组织引领、发挥优势、富民强村”的工作思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推动富民产业园区项目建设,大力进行招商引资,吸引当地致富能人返乡创业、投资兴业。 目前,入驻村富民产业园区的企业有3家,全村共有9家企业正常生产,带动200多名村民就近就业。 不独在李翠村,近年来,顾集镇结合地方实际,以促进农民增收为出发点,打造了多个村级富民产业园区。 在顾集镇于庄村富民产业园区的龙辉日用品有限公司车间,村民李秀荣一边签订用工意向协议书,一边高兴地说:“在这里找到一份中意的工作,月工资超过3000元。” “相较于大城市,在村里办厂,经营成本减少了,同时还能让村民就近就业。”企业负责人李济伟是于庄村人,在外务工期间不断学习技能,钻研自动化衣架生产设备,积攒一些资金后,返乡创办了龙辉日用品有限公司。当时恰逢于庄村建设富民产业园区,于是公司入驻园区。目前,公司产品销售到上海、广东等地。 “让村民在家门口有业可就、有钱可挣,是建设富民产业园区的初衷。”于庄村党总支书记李付梅说,村里整合零散用地,并以厂房作为固定资产入股企业,每年有十多万元的租金分红。 从资产到资金,富民产业园区的发展,带来的是可观可感的变化,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下一步,顾集镇将注重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和服务职能,积极搭建“政府+富民产业园区+劳动密集型公司+农户”的架构,整合各方资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