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要闻 查看内容

今年以来,我市优良天数改善幅度全省第一

2025-9-26 09:07| 编辑: 朱大虎 | 查看: 393|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梅飞|来自: 阜阳日报

  9月25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今年以来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全市PM2.5平均浓度为36.9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7.1%,改善幅度排名全省第四;优良天数比例为78.8%,同比上升7.3个百分点,改善幅度排名全省第一。

  在源头治理方面,我市成立7个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专班,统筹推进扬尘污染防治、锅炉整治、挥发性有机物整治、老旧营运柴油货车淘汰等重点工作;持续加大固定源、移动源和社会面源污染管控力度;创新推动秸秆治理新模式;推动全市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网络互联互通,累计建设各类环境空气站点480个,建成阜阳市大气环境卫星遥感监测平台,形成“局部监测+大范围监控+动态分析”的立体监测体系;构建“卫星遥感+铁塔监控+人工巡查”三位一体的“空天地”监控网络,实现农田、交通干线等重点区域全覆盖。

  “下半年,我市将继续强化工业源、扬尘源、移动源、生活源等管控,协同控制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持续改善全市环境空气质量。”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陈玉超表示。

  保障饮用水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全市在用的8个县级以上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连续多年达标率100%。今年1至8月,我市境内引江济淮生活饮用水输水通道茨淮新河、西淝河水质100%达标。

  近年来,我市全方位推进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截至目前共有县级及以上集中式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4个,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4个,“千吨万人”农村饮用水水源348个,在用县级及以上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千吨万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均已完成规范化建设工作;实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违法违规行为精准捕捉、远程喊话及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预警;持续开展全市8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348个“千吨万人”农村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和基础信息调查工作;按照《安徽省引江济淮工程治污规划(2025)》明确的年度目标任务,跟踪调度治污规划工程进度,加快推进项目建设,2021年度至2024年度的项目已完成,2025年度项目正在按计划实施。

  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孙凌云表示,接下来,我市将继续强化水环境质量管控,扎实推进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业园区水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和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黑臭水体治理等各项工作,打好“十四五”水污染防治收官战。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