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国庆婚庆旺季,阜阳留白婚礼管家工作室的“90后”婚礼管家王娟格外忙碌,9月20日至10月8日,她要担任14对新人的婚礼管家,负责把新人的浪漫愿景落地。谈及这份新兴职业,王娟表示,婚礼筹备过程事无巨细,虽然很辛苦,但幸福感无可替代。 婚礼上的“细节控” 9月24日早上6点,阜阳中南现代城小区的路灯还未熄灭,王娟已背着16斤重的工具箱走进该小区内的新郎家。 “跨城婚礼要提前一天到岗,今天的新人是同城的,工作算‘轻松’的。”王娟一进门,放下工具箱便开始忙碌,检查婚房布置、电话确认新娘的化妆进度、微信提醒婚车师傅确定行车路线、核对迎亲物品清单…… 7∶36,迎亲车队准时出发。当伴郎团在新娘门外被“堵门”讨要红包时,王娟上前周旋,不时叮嘱迎亲团:“红包递出去时把握时机开门,还要注意精气神,把热闹气氛烘托出来。” 9∶30,迎亲车辆回到新郎家,新郎的母亲略显紧张,王娟上前安抚:“阿姨,您别紧张,拿好下车红包,一会儿给新娘!” 10∶00,新人抵达酒店。她又马不停蹄确认座位安排、对接司仪团队,随后带着为新娘准备的随身物品来到新娘身边,为她整理妆容、陪伴更换礼服、耐心提示流程。“上台记得保持微笑,看向爱人时饱含深情……” 11∶56,婚礼进行曲响起,新人踏着旋律登台,王娟则站在舞台一侧紧盯流程,统筹背景音乐、协调现场灯光、营造气泡氛围,直到仪式结束才稍松口气。随后又协调新人敬酒、收好换掉的礼服,忙个不停。所有流程结束后,已近下午3点,此时,她才顾上喝口水、扒拉两口饭,揉揉累得生疼的双腿。 婚礼结束后,新娘特意找到王娟,紧紧抱住她表达感谢。“我和爱人一直在外地工作,对婚礼筹备一窍不通,起初特别焦虑,幸好有你在。从选礼服到定流程,你什么都替我们安排好,太让人省心了。”新娘的母亲也凑过来夸赞:“小王很专业,我没想到的细节她都考虑到了!” 听着这些认可,王娟疲惫的脸上绽开笑容:“只要新人能拥有一场完美的婚礼,我再累都值得,这种成就感是什么都换不来的。” 婚礼管家都管些啥? “婚礼管家是不是传统婚庆习俗中的支客?”面对记者的疑问,王娟笑着摇头。在皖北传统婚俗里,“支客”是婚礼当天临时帮忙招呼宾客的“熟人”,而婚礼管家则是“全流程统筹者”——从婚前几个月介入,到婚后收尾,要懂婚俗、通流程、有资源、会沟通、能应急,当好“新人的眼睛、耳朵和手脚”。 王娟与婚礼行业结缘,始于2016年。当时,她在合肥进行毕业实习,偶然接触婚礼策划行业,便爱上了这种“创造幸福”的感觉。在合肥工作一年多后,她回到阜阳发展,起初也是干婚礼策划。她在工作中发现,很多新人及家属常因不懂婚俗、流程手足无措,或者因不熟悉本地资源,在寻找摄影、酒店、婚车等资源时,要花大量时间。 “这些看似很小的事情,直接影响婚礼的质量。”王娟说,婚礼管家看似是“打杂的”,实则对专业能力要求极高:需熟知本地婚俗与中西式、民族婚礼知识,具备较强的沟通与应急能力,拥有“婚庆四大金刚”(司仪、化妆、摄影、摄像)资源,更重要的是要有应急处置能力,能从容应对婚礼现场的突发状况。 “我们可以为新人提供全程服务,包括联系婚纱摄影、选择婚宴场地、组织迎亲车辆、落实庆典仪式、租借庆典礼服、联系摄影摄像等,只要新人有需要,我们随时可以帮助新人对接资源,供新人选择。”王娟说。 入行四年半以来,王娟已经全程统筹了两百多场婚礼,她的工具箱也成了新人眼中的“百宝箱”。这个不大的箱子里,塞了针线包、丝带、胸针、腰带、蒸汽熨斗、遮阳伞、咖啡包、防蚊喷雾、大小红包等物品,能够及时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记得有一次,仪式即将开始,新娘的手捧花找不到了,我用新郎家花园里的紫薇花、紫木槿,现场扎了一束手捧花救急;还有一次,新娘的母亲忘记把婚戒放哪里了,我跟着一起耐心排查,在换掉的衣服口袋里找到了。”王娟介绍。 新婚不久的葛女士介绍:“我结婚时找了婚礼管家,自己什么都不用操心,可以全身心享受婚礼。” “婚礼管家的核心,是让新人解放出来。”王娟说,她们既是稳住突发状况的“定海神针”,也是照顾细节的“贴心小秘书”。 高峰时月收入2万多元 每年5月、10月及年底的婚庆旺季,是王娟最忙碌的时候,一个月要承接20场婚礼,单场收费1000元左右(县里订单食宿另结),月收入破2万元。“现在,我手上的订单,国庆前后10场,农历新年前后20场,明年劳动节前后16场,最远排单至明年6月20日。”王娟介绍。 然而,这份“浪漫又高薪”的工作,背后藏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婚礼管家的所有时间都围绕新人需求与婚礼流程展开。旺季里,王娟常常凌晨四五点便起床,匆匆赶往新人家中启动筹备工作,从核对物品、协调人员到把控流程,连轴忙碌至下午三四点,待新人整理完所有随身物品才能离场,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是常态。 去年国庆前后,她曾连续8天辗转于界首、颍上、太和、临泉、涡阳及阜阳城区,负责8场跨城婚礼。那段时间,她每天仅能挤出三四个小时休息,有时甚至直接在往返的车里短暂小憩。 除了体力透支之外,更沉重的是精神压力。一场婚礼涉及“四大金刚”、酒店、双方亲友等多方人员,涵盖接亲、仪式、婚宴等数十个环节,任何疏漏都可能留下遗憾。“这要求我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婚前反复核对几十项清单,婚礼当天大脑如高速运转的计算机,同步跟进十几个事项,丝毫不敢松懈。”王娟说。 做服务难免会遇到各种情况。王娟介绍,有一次,在安排新人亲戚乘车时,新娘的姥姥和舅舅想换乘婚车,王娟耐心解释路线固定、座位已排好不方便更换,便被他们当场抱怨。“当时觉得很委屈,偷偷抹了眼泪。”王娟说,尽管如此,她依然想办法帮助协调解决。“我们做的是服务业,一切以新人和家属的需求为工作目标,服务过程中,遇到问题,我会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目前,我已服务200多场婚礼,顾客均表示满意。” 如今,随着婚礼管家职业被更多人认可,王娟已从最初的“单打独斗”,到现在组建起一支26人的团队,成立阜阳留白婚礼管家工作室,将自己积累的婚俗知识、应急技巧与服务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同行。 “这份工作虽累,但能见证一对对新人的幸福,很有意义。”王娟说,她盼着未来有更多人了解这份职业,也愿一直做新人婚礼上的“幸福守护者”。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