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发现,在颍东区人民检察院对面的巷子里,颍东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已完成主体建设,目前正进行装修装饰及水电安装工作。 据了解,该项目位于幸福路南侧、福利路西侧,用地面积约6.5亩,原为一处闲置的边角地块。 盘活闲置地块,托育中心主体完工 记者在现场看到,项目地块呈三角形,南侧为“大头”,已建成颍东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的主建筑群;北侧为“小头”,规划为机动车停车场地。 “这个项目是颍东区区级重点项目。”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颍东规划工作组负责人张海报介绍,经颍东区发改委立项,该地块将建设一所托育综合服务中心。规划总建筑面积2855平方米,容积率0.66,建筑密度28.83%,绿地率35.1%。 项目共设置10个班级,提供150个托位,具体包括:3个托大班(每班20个托位)、4个托小班(每班15个托位)和3个乳儿班(每班10个托位)。共配备保育人员31人,其中乳儿班10人、托小班12人、托大班9人。 规划沿福利路设置一处主出入口和一处次出入口,用地中央布置一栋3层托育中心(局部2层)。南侧设置室外活动场地,北侧为机动车停车区。托育中心一层建筑面积1248平方米,主要用于乳儿班和托小班;二层1165平方米,主要用于托大班及必备附属设施;三层442平方米,主要用于保育人员培训,单次可培训40人。培训计划安排在周末,便于家长照料幼儿,保育人员参训。后期区卫健委将根据全区托位数和从业人员情况统筹安排培训场次。 记者随后从颍东区重点工程建设管理中心获悉,该项目于2024年3月动工,分两期建设,一期为主体工程,二期为装修及水电安装。目前一期主体已完工,正推进二期施工。“预计11月完成二期工程,力争年底投入使用。”该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将形成周边“5分钟社区托育服务圈” “项目位于颍东区老城区,原为城市未利用的边角地,形状不规则,长期处于闲置状态。为解决老城区公共服务供给不足,部分既有托育机构非普惠制、面积小、功能单一,以及托育服务缺失导致劳动力供给受限等问题,我区灵活运用自然资源相关政策,成功盘活该地块用于建设颍东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实现‘托育服务+专业人才孵化’一体化发展,完善片区城市服务功能,打造出一处儿童友好空间建设示范基地。”张海报介绍。 在前期手续办理过程中,自然资源部门主动作为,将原地块性质调整为城镇社区服务设施用地,并积极应对地块边界不规则带来的规划难题,最大化实现项目功能价值,动态优化各项规划指标,将绿地率从30%提高至35.1%,进一步优化儿童活动空间。在核心托育功能之外,创新性地嵌入442平方米保育培训中心,实现“托育服务+专业人才孵化”一体化发展,缓解行业人才短缺问题。 同时,整合中央预算内资金与区级财政配套资金,创新建立“公益+运营”平衡机制,通过运营反哺实现可持续发展。计划在周末时段开放培训场地进行市场化运营,所得收益用于设施日常维护,确保长效运行。 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周边“5分钟社区托育服务圈”,覆盖大量居民家庭,配套服务的便捷性显著提升。闲置土地成功转型为绿色、安全、活泼的儿童友好示范空间,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有效降低双职工家庭育儿成本,社会满意度明显提高,直接创造31个稳定就业岗位(如保育员等),并间接带动本地保育服务产业链发展,释放青年劳动力潜能。 “该案例探索了规划赋能构建服务网络的路径,以托育综合服务中心为核心支点,衍生出‘1个中心+N个社区托管点’的分布式服务网络模式,进一步织密服务网络,增强城市人口吸引力和宜居度,为盘活城市边角地、空闲地,补齐城市功能配套设施短板提供了有益借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人士介绍,近期,该项目被列为省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助力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典型案例。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