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南县地城镇李集村南湖属于洪河洼地。在返乡创业青年杜辉的努力下,这片昔日涝灾不断的土地,成为连片的稻虾混养基地。千亩洼地,变身“聚宝盆”。 因凑不起学费辍学 今年34岁的杜辉是阜南龙王乡人,自幼家庭贫困。他至今还记得,弟兄几个的衣服都是轮着穿,破得实在不能穿时才会扔掉。买不起胶鞋、棉鞋,雨雪天气上学,他就用塑料袋裹紧单鞋。 贫困的童年让杜辉早早成熟。四五年级时,他和小伙伴经常在周末时步行到县城捡破烂,两天能挣三毛多钱。他还经常跟小伙伴一起到沟边掏黄鳝卖。一年下来,他可以攒100多元钱补贴家用。 杜辉学习认真,成绩在班里始终名列前茅。2001年,他考上阜南一所高中,但因凑不齐学费而辍学。 打拼创造美好生活 随后,母亲把杜辉送到阜阳学习室内装修及水电安装。母亲帮他租了面积约10平方米的房子,临走留下50块钱作为生活费。 杜辉忘不了刚到阜阳的第一天。当天他跟着师傅干活,扛着水泥从一楼到六楼。一百斤重的水泥袋,他一个上午扛了35袋。中午下面条,发现没带筷子,他到街上垃圾池里捡了三双一次性筷子,用开水煮一下凑合着用。晚上馏馍时因劳累歪在床边睡着,锅烧干了馍面目全非,他饿着肚子睡了一夜。 工作很辛苦,也很充实。让杜辉难忘的是2003年非典期间,他为市二院病房装排气扇,穿着防护服,戴着手套、口罩、护目镜加班加点作业,连续干了七天五夜,累了困了躺地上打个盹继续干。 2019年,杜辉开了自己的公司,专门从事室内装修及水电安装,生活一天天好转。 千亩洼地变“龙虾天堂” 2017年,杜辉回到家乡,流转100亩低洼地养殖龙虾,当年获利。他又把眼光瞄向相邻的地城镇南湖洼地。期间,他远赴江苏眙盱、湖北潜江及本省霍邱等地,学习稻虾共作模式。 2018年,杜辉成立了种养专业合作社,流转南湖洼地1200多亩。第二年,稻虾共作效益显着,他靠卖成品虾及虾田米获利近200万元。 杜辉流转的1200多亩洼地,有近300户村民参与务工,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0多户。他们出租土地得到租金,在基地务工也增加了收入。 时下,正值龙虾上市季节,在杜辉的稻虾混养基地,每天都有大批量成品虾走向市场。记者采访当日,霍邱城关镇居民曹应祥上门收购龙虾,400多斤付了1万多元。“去年春天,最高峰时我一天卖成品虾4000多斤12万多元。”杜辉说,随着人们回归正常生活,龙虾销售会越来越好。 下一步,杜辉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带动周边群众发展稻虾共作三到五千亩,加大无公害虾田米的推广销售力度,带动更多人增收致富。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