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阜阳职业技术学院老年大学2025年招生报名开始。作为我市第一所由高校开办的老年大学,自2022年11月16日成立以来,学校开设专业从最初的6个增加到30个,学员人数逐年攀升,已成为众多老年人丰富晚年生活、培养兴趣爱好的“乐园”。 记者走近三位老学员,聆听他们在“银发课堂”里的学习乐趣与收获。 在校园里感觉生命更有活力 61岁的潘江安自退休以来,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公益活动。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听朋友说阜阳职业技术学院设有老年大学,便走进校园一探究竟。 “校园环境优美、设施完善,老师们专业又耐心,身边还有很多年轻学子,整个人仿佛也跟着年轻了起来。”这次探访让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报名入学。 因年轻时忙于工作,潘江安鲜有机会发展个人兴趣。2024年秋季学期,她一口气报了烘焙、茶艺、园艺与插花、声乐四门课程,开启了退休后的“充电”生活。其中,最让她着迷的是烘焙课。 “以前总担心外面卖的蛋糕饼干添加剂多,不让孩子吃。”潘江安说。通过学习她了解到,自己对食品添加剂的认知存在误区——老师告诉大家,符合国家标准的食品添加剂是安全的。如今,她已经能够熟练制作多种蛋糕和小饼干,不仅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还能为小孙子准备健康可口的点心。 “看着家人吃着我亲手做的点心,那种成就感难以言表。”她说。 “老年大学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提升了退休生活品质。在校园里看着年轻人,就觉得自己没和社会脱节,生命又有了活力。”潘江安感慨道。 既能学手艺,又可到处游 2023年,退休教师岳凤赶上了阜阳职业技术学院老年大学首次招生。 “第一期我报了钢琴班和陶艺班。家里有台孩子以前用过的琴,自己也有点基础,就选了钢琴;选陶艺则是慕名而来——早就听说汪洋老师教得好。”在老师的系统指导下,她进步飞快,如今已能流畅弹奏一些简单的钢琴曲。 此外,原本不爱运动、出门必做防晒的她,竟因为钢琴班同学的频频“安利”,改变了生活方式。 “她们总跟我念叨,木球班又去哪儿打球、看了什么风景、吃了什么好吃的,说得我心里直痒痒。”如今的她,不仅晒黑了好几个度,更成了不折不扣的木球爱好者——一天不去球场,第二天就非得约上球友“大战几个回合”才过瘾。 今年暑假,岳凤几乎天天“泡”在学校的木球场上。她坦言,最初报木球班,就是冲着“看风景”去的——木球被誉为“大众高尔夫”,比赛往往设在风景优美的自然景区。第一次去浙江缙云参赛,她光顾着一路赏景,直到返程时老师请她分享“比赛收获”,她一下子语塞,闹了个大红脸。 一年来,她随队辗转商丘、庐山、金华、伏牛山等地参赛,不仅球技稳步提升,身体状态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人瘦了,精气神足了,睡眠质量也明显提高。 “既能学门手艺,又能到处旅游尝美食——这退休生活,比我想象的还要精彩。”岳凤说。 让退休后的日子不空虚 69岁的岳玉玺,退休前一直从事技术工作。即便离开岗位,仍不时有同行邀请他担任技术指导。 “人这一辈子不能只围绕工作,也得发展点个人爱好,等哪天走不动了,这些爱好就是最好的陪伴。”岳玉玺说。三年前,老伴随口说笛子好听、能让人身心愉悦,他便找了老师学笛子。如今,吹笛子已成为他生活中雷打不动的习惯:每天清晨5点多,他会准时到南三角公园,伴着晨曦练笛、唱曲,期间还能步行近万步;回家吃过早饭后,又会抽时间钻研笛艺。 “虽然达不到专业水平,但自娱自乐绰绰有余。”他表示。 去年秋天,得知阜阳职业技术学院老年大学开设太极拳课程,岳玉玺毫不犹豫地和老伴一起报了名。 过去的两学期,每周四他都会和老伴从七里铺开车到学校,夫妻相伴练习太极。老师的一句话“坚持三年,小白也能变高手”,成了他的动力。 “我这人,认准的事就一定要做好。”说到这,岳玉玺语气坚定。 对岳玉玺而言,无论是早学的笛子,还是后学的太极,都是丰富生活的方式。“学啥都一样,都是从头开始,关键是让退休后的日子不空虚。”如今,笛声伴着晨行的脚步,太极滋养着身心的宁静,他的退休生活在一动一静之间,过得充实而自在。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