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 是属于每一位劳动者的节日 在今年的“五一” 我们想向一群特殊的劳动者致敬 资料图:1月27日,138名云南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从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出发,医护人员在参加前往武汉援助仪式上相互鼓励。中新社记者 康平 摄 岁末年初,一场新冠肺炎疫情袭来 人们平淡的日常生活,突然变得极不寻常 九省通衢的武汉,因疫情而“关闭” 无数人被迫停下脚步 但是 有许多勇敢的劳动者 却开始了他们的“逆行出征” 资料图:1月26日,农历大年初二,武汉市汉阳区街道。中新社记者 杨程晨 摄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春节期间,多名医务工作者写下《请战书》 阖家团圆夜,他们告别最亲爱的家人 义无反顾投身抗“疫”最前线 与武汉本地医护人员一起 竭力救治患者,仔细消杀防护 同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 资料图:1月27日,河南郑州华中阜外医院,该院的心内科、心外科、CCU等科室百余名医护人员庄严宣誓,主动请缨驰援湖北。中新社记者 李超庆 摄 资料图:2月7日晚,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开始集中收治新冠肺炎轻症病人。医护人员在进入病区前加油鼓劲。 安源 摄 4万多名建设者从八方赶来 他们争分夺秒、通宵达旦 吃饭蹲在工地上,困了靠在材料堆上打个盹 让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在10天左右拔地而起 资料图:2月5日,雷神山医院建设进入冲刺决战阶段。 安源 摄 资料图:1月31日,武汉雷神山医院施工现场,各项施工项目在全速推进中。 中新社记者 安源 摄 基层干部、警务人员24小时待命 拉网排查、执勤巡逻、宣传防控知识 社区工作者值守在每一个社区入口 买药送菜、清洁消杀、守候万家灯火 资料图:湖北襄阳市樊城区鼓楼十字路口,女民警雷金菊正在劝导街面行人。李杨 摄 资料图:武汉市青山区红钢城街道青扬社区工作人员清点为居民购买的生活必需品。 中新社记者 安源 摄 许多快递小哥、义工、志愿者 穿梭在武汉三镇的大街小巷 自发运送医护人员和物资 安慰鼓励治疗中的患者 为大家提供种种力所能及的帮助 资料图:2月15日,环卫工人、交警在雪中忙碌,外卖小哥仍在为市民送单,小区工作人员也在风雪中坚守岗位。中新社记者 安源 摄 资料图: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黄鹤楼街西厂口社区,志愿者宣传抗疫知识。中新社记者 安源 摄 还有铁路人、电力人、水务人、环卫工人、司机、厨师…… 他们来自各行各业 有的主动请缨逆行 有的默默坚守岗位 都在用生命守护着生命 资料图:2月4日晚,武汉市国际会展中心“方舱医院”里,施工人员仍在现场进行水电、木工等工程施工,环卫工人们正在现场装订床铺、整理被套。中新社记者 安源 摄 而在另一个抗“疫”现场 还有许多劳动者在忙碌着 科技工作者日夜奋战 开展病毒溯源、流行病学调查 积极攻关药物和疫苗研发 资料图:2月4日,武汉市疾控中心检测组工作人员进行病毒检测。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 休息中的工人返回生产线 工厂开工的开工、转型的转型 开始马不停蹄地制作口罩、防护服 资料图:2月10日,湖南云箭集团增材制造事业部制造的首批3D打印医用护目镜正式交付使用,驰援抗疫一线。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 资料图:2月11日,在广西柳州市融安县长安镇隘面村扶贫微车间,工人们加紧生产口罩。 中新社发 谭凯兴 摄 图片来源:Cnsphoto 远在外地的菜农看到消息 纷纷拿出自家菜园子的蔬菜、水果 支援湖北的兄弟姐妹 …… 资料图:2月3日晚,在广西柳州市柳江区的一片菜地里,菜农朱平生一家和工人们正在冒雨收割与打包西芹,将2万斤(10吨)自家种植的、市场价值约5万元的西芹捐赠给武汉市民。王以照 摄 齐心协力下 终于,大家等来了久违的“休舱、清零” 黄鹤楼重开,武汉的烟火气回归 战“疫”进入新阶段 资料图:3月14日,湖北武汉东湖磨山樱园樱花静静绽放,为人们送来了春天的气息。 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 但,他们的工作还没有停下来 已经连续奋战数十天 坚守在武汉本地的医务工作者 仍在救治尚未痊愈的患者 资料图:武汉雷神山医院休舱前,最后的4名危重症患者转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继续救治。4月20日,其中一名六旬患者刘先生已脱离生命危险,他写下内容简短却情真意切的一封信,向医护人员表示感谢。李晗 摄 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海关、机场工作人员 牢牢守住国门关口 严防输入性疫情的蔓延 资料图:浦东机场交通保障工作人员正在引导入境旅客进行相关信息登记。 殷立勤 摄 甚至 有的人刚从武汉逆行归来、结束隔离 又向绥芬河匆忙赶去…… 资料图:医疗队员在请战书上再次按下手印。4月14日,黑龙江省第一批支援武汉医疗队经过隔离休养14天,终于可以和家人团聚。他们再次请战支援黑龙江绥芬河。 中新社记者 吕品 摄 平日里 他们是同我们擦肩而过的普通人 忙于各种琐碎的日常工作 疫情中 他们奋不顾身地冲在前面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用勤劳、善意和勇气 撑起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希望 资料图:3月1日,武汉客厅方舱医院132人出院。一位出院患者手臂探出车窗从医务人员手中接过出院证明。 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 从凛冬,到暖春,再到盛夏 在这场不平凡的战斗中 这群劳动者的付出和奋斗 我们永远难忘 他们的劳动权益 同样需要获得保障 资料图:3月10日,随着最后一批49名患者从洪山体育馆走出,运行了35天的武昌方舱医院正式休舱。中新社记者 张畅 摄 战“疫”成果来之不易 劳动者们日夜鏖战,筑起抗“疫”的防线 守望相助,共渡难关 我们共同期盼着 疫情早日结束 资料图:武汉市第六医院的护士陈思敏在防护服上画出樱花图案。中新社记者 安源 摄 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 致敬每一位勇敢“逆行者” 致敬每一位爱岗敬业的劳动者 致敬每一位平凡而伟大的人!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