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在题为《保居民就业 中国出实招》的焦点报道中,列举了团省委帮扶村阜阳市大许村扶贫车间复工复产促就业的案例,也是该文纵观全国各类企业复工复产促就业的案例中唯一提及的贫困村扶贫车间。 安徽省阜阳市大许村村民马素梅是去年新增的贫困户,扶贫工作队得知多年前马素梅就具备不错的缝纫技术后,主动安排其到村扶贫车间负责衣物缝制工作。“在扶贫车间的务工收入,完全可以稳步实现脱贫。”马素梅说。 为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重要载体的扶贫车间能够正常复工,从2月中旬起,驻村扶贫工作队就开始挨家挨户摸排未就业人员信息,除动员扶贫车间原有人员返岗外,还广泛宣传贫困户在扶贫车间就业的扶持政策,优先让一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扶贫车间就业,随着马素梅等新人的加入,大许村扶贫车间现有就业人员已由春节前的40多人增加到现在的60多人。 生产各类旗帜的大许村扶贫车间一片忙碌景象 共青团安徽省委书记孔涛赴大许村扶贫车间调研复工复产情况时,要求团省委驻村工作队及时帮助解决扶贫车间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韩永生和颍州区委书记张华久到大许村扶贫车间调研阜阳佳豪旗帜厂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大许村扶贫车间一角 (安徽青年报记者杨益军)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