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科技加持秸秆利用多样化

2020-6-6 10:05| 编辑: 刘黎 | 查看: 23533|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徐立成 通讯员 余斌|来自: 阜阳日报

  作为传统农业大市,我市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约1800万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农作物秸秆资源总量年均在790万吨左右。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政策措施落地生效,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94%以上,秸秆综合利用途径日益多样化。
  
  饲料化利用
  
  近年来,我市把推进秸秆饲料化与调整畜禽养殖结构相结合,在秸秆资源丰富和牛羊养殖量较大的粮食主产区,扶持秸秆青(黄)贮、压块颗料、蒸汽喷爆等饲料专业化生产示范建设。推广秸秆青贮、秸秆微生物发酵、秸秆直接粉碎饲喂等技术,重点支持建设秸秆青贮氨化池、购置秸秆处理机械和饲料加工设备,增强秸秆饲用处理能力,保障畜牧养殖的饲料供给。培育了阜南县中羊牧业、颍上县牧原农牧、颍州区福中和、颍州康桥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临泉县稼禾草业等大项目。现在,全市拥有规模饲料化利用企业93家,秸秆利用量达121万吨。
  
  基料化利用
  
  基料化利用方面,我市利用生化处理科技,推广秸秆食用菌种植、作物育苗基质、园艺栽培基质等高值化利用技术,大力发展以秸秆为基料的食用菌生产,重点推广双孢蘑菇、平菇、大球盖菇能够充分消耗农作物秸秆的种植模式,优先扶持年菌种生产达到10万瓶(袋)以上的菌种厂或年生产规模超过3万平方米(袋、棒、包)的食用菌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种植大户,培育了太和县百麓公司、阜南县联美公司、颍泉区多多利公司等大项目。目前,全市规模基料化利用企业13家,秸秆利用量达24万吨。
  
  肥料化利用
  
  我市以提升耕地质量为目标,合理安排秸秆机械化还田区域、还田数量,重点推广秸秆炭化还田改土、腐熟还田、堆沤还田、生物反应堆,加大秸秆炭基肥和商品有机肥使用量,推动化肥使用减量,提升耕地地力。重点培育了阜南中益农业、安徽国祯生态科技、安徽海泉控股、安徽金秋肥业、阜阳市义丰肥业等大项目。现在,全市拥有规模肥料商品化生产企业19家,生产商品化有机肥约29万吨,堆肥7万吨,机械化还田257万吨。
  
  原料化利用
  
  我市依靠科技创新,不断探索秸秆工业原料化利用,推广秸秆代木、清洁制浆、秸秆生物基产品、秸秆块墙体日光温室等,围绕现有基础好、技术成熟度高、市场需求量大的重点行业,鼓励生产以秸秆为原料的建筑材料、非木浆纸、包装材料、餐具、人造板材、复合材料等产品。同时,依托阜南柳编优势,大力发展以秸秆为原料的编织加工业,提高秸秆原料化利用水平。重点支持培育太和县展大公司、万强公司、颍州区宏桥公司、市经开区进化硅公司等大项目。现在,全市培育规模原料化利用企业6家,年利用秸秆约26万吨。
  
  能源化利用
  
  在秸秆资源丰富和农村生活生产能源消费量较大的区域,我市稳妥发展秸秆电厂,对技术成熟,规模较大的热电联产项目给予支持,积极推广秸秆生物气化、热解气化、固化成型、直燃发电等技术,推进生物质能利用,改善农村能源结构,推动城乡节能减排和环境改善。重点培育了阜南县林海集团、阜南齐耀新能源、安徽国祯能源、颍上县皖能集团、临泉县国能集团等大项目。目前,全市规模能源化利用企业达56家,年利用秸秆约157万吨。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