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一张老照片背后的家风故事

2020-6-30 15:59| 编辑: 刘黎 | 查看: 28001|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任刚 通讯员 李静 李雪/文 记者 王彪/摄|来自: 颍州晚报


  
  家住顺昌社区的白国荣今年77岁,老人虽满头白发,但说话利索走路稳健,风风火火地一点不比年轻人差。不过,社区里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待人热情的老太太,家里还珍藏着一个传家宝,那是一张拍摄于56年前,她作为共青团员代表参加全国团代会时,与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合影照。
  
  保存半个世纪的老照片
  
  近日,在顺昌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前来拜访了白国荣老太太。
  
  “喏!就在卧室里挂着,一般人来我不给他看,”白国荣乐呵呵带着记者来到卧室,指向墙壁上给大家看。
  
  这是一幅被放大约至1米多长、40余公分宽的黑白大合影,照片被装到长方形镜框里,上面还覆盖着一层玻璃。记者大致数了下,合影照里约有近千人,共分为前后8排,上面写有“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留意,64年6月14日”。
  
  因为参与合影的人物过多,挂在墙上有些看不清楚,白国荣吩咐子女将照片从墙壁上取了下来。镜框上干干净净,看得出主人极为爱惜,经常擦拭。
  
  “这么些年来,家搬了好几回,但这个照片一直都被保护完好,”白国荣拿出放大镜,一点点指给记者看。
  
  在放大镜的帮助下,记者很快在照片的C位上找到了毛泽东、刘少奇、朱德、邓小平、贺龙、陈毅、叶剑英等熟知的党和国家领导人。
  
  “看,那就是我,还扎着羊角辫嘞,”在白国荣指引下,记者找到了当时刚满20岁的白国荣,她当时站在第三排,距离毛泽东等领导人也就十多米的距离。
  
  永远最也忘不了的记忆
  
  抚摸着这张珍贵的老照片,白国荣向记者讲述起了发生在56年前的那段往事。
  
  白国荣是老阜阳人,上世纪60年代,她在老阜阳地区邮电局做话务员。由于工作认真负责,白国荣多次被评为行业内先进工作者、优秀服务标兵等荣誉称号。1964年初,白国荣被选为全国共青团员代表,参加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共青团代表大会。
  
  那是白国荣第一次出远门,更是第一次去北京。想到能够去见识下广播中经常听到的伟大首都,坐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内开会,刚刚20出头的白国荣开心地像个孩子。不过让她想不到的是,更大的惊喜还在后头。
  
  5月底,白国荣和安徽省代表团一道,来到了北京。全国共青团代表大会共举行了两个星期,会议内容她已经记不太清楚,但就在闭幕的那一天,一个消息让包括白国荣在内的所有全国代表都激动起来。
  
  “最后一天的上午,主持人说散会后会有最高首长来跟大家合影,有人猜测说可能毛主席也会来,”白国荣说,大家窃窃私语,心情既忐忑又紧张。
  
  会议结束后,按照主持人安排,全体人员在大会堂的摄影厅里有序站好。这时有人注意到,跟随各代表团参会的各省(市)委书记等也依次在前排坐好,这让大家对即将开始的合影充满了期待。
  
  一生最值得骄傲的荣誉
  
  不多时,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迈着稳健的步伐鱼贯而入,大厅内随即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那时候没有电视机,只能在宣传画、书籍上见到首长们的面容,”白国荣回忆说,亲眼见到首长们出现,心情激动地不知道说啥好,只感觉脑袋里一片空白,就知道跟着大家一起鼓掌,连手掌都拍疼了。
  
  毛泽东等人面带微笑,依次向大家挥手,前排的同志也纷纷伸出手掌与领导人握手。白国荣很遗憾地是,由于自己站在第三排,没能跟首长们握手。
  
  在工作人员的指挥下,代表团成员再度整理了站姿,毛泽东等人在前排依次坐好。随着摄影师一声口令,这段历史的记忆被留在了镜头中。
  
  在结束会议回阜时,白国荣特意请工作人员帮着洗了两张大照片,带回家珍藏了起来。几年前,其中的一张照片被阜阳市档案局收藏,目前这张也是她家仅存的一张。
  
  2004年,白国荣从阜阳市政府办公室退休。在家闲着无事,老人经常擦拭这张珍贵的照片,有时也跟孩子说说当年在北京见到最高首长的往事。
  
  能一次和那么多党和国家领导人近距离,还留下了合影照片,对有着50多年党龄的白国荣来说,是一生最值得骄傲的荣誉,也是家里最珍贵的传家宝。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