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阜南县苗集镇张店村,村里环境整洁,笔直的柏油路从村子里穿插而过,道路两旁的绿化生机勃勃。 2014年贫困户157户620人,如今只有未脱贫户6户10人,村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底的11.2%降至0.24%。数字的背后,是张店村积极落实各项帮扶政策,针对因病返贫、因学致贫、因残致贫和缺劳致贫不同情况因户施策,在“精”和“准”上发力。 不让一户贫困户掉队 年我们一共有贫困户157户620人,到了今年,还有未脱贫户6户10人,都是五保户兜底。”张店村扶贫第一书记李皓告诉记者,村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底的11.2%降至0.24%。 今年67岁的张泽明,2014年因儿子残疾被识别为贫困户。村里提供资金、技术帮扶他在家养牛。“一头牛一年下一个崽,卖几千元到一万元不成问题。” 2016年,张泽明成功脱贫出列,家里还新建了二层楼房。2018年在帮扶责任人的帮助下,贷款5万元扩大了养殖规模,目前家中存栏6头母牛。作为最早一批脱贫户之一,张泽明将养牛技术分享给村民张宝亮、张玉亮等人,带领大家一起增加收入。 在张店村扶贫车间安徽宏特铁花工艺有限公司锅炉房内,57岁的脱贫户王飞正忙碌着。 “我在这里主要是做锅炉工,虽然辛苦点,但好在离家近。” 王飞告诉记者,由于妻子卧床不起需要人照顾没法外出,全家因病致贫。后来,扶贫车间开到了家门口,他能像其他外出的村民一样每天上下班,有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生活水平也慢慢变好。进入工厂后,王飞每个月的收入达到5000元,于2017年脱贫。 2016年至2019年,张店村落实贫困户特色种养殖377人次,协助申报产业奖补资金94.62万元,增加贫困户增收渠道。今年张店村还协助转移就业141人,本地务工54人,新开发公益岗57个。 让老百姓腰包鼓起来 张店村地处谷河湿地,地势低洼,过去水涝成灾,种植传统农作物效益低下。 为此,张店村委会抓住党和国家的扶贫政策,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利用低洼地、滩涂地、河塘等地理优势,流转连片土地,大力开展稻虾综合混养、鱼类养殖等。 “这里原本是一片荒地,村集体流转农民土地进行稻虾养殖,目前已经发展了137亩。” 村支部书记张保夫告诉记者,今年他们利用农村产业发展项目资金50万元,集中招标做好稻虾养殖池塘,并将其中的110亩地承包给个人经营,承包费11万余元。此外,流转土地每年支付农户每亩地700元,给村民增加了一笔稳定收入。 如今,张店村逐渐形成了水产养殖为主的产业,目前全村水产养殖面积1700余亩,占全村土地的45%,参与发展水产养殖的大户13家、农户近60户。2019年水产养殖年产值近1000万元,优质水稻年产量约100吨,预计今年优质水稻年产量达500吨。养殖大户通过土地流转、劳务输入方式,帮助村内约560户农户年均增收1200元,其中贫困户约120户。 张店村还修建了硬化路17.22公里,100%农户解决饮水问题,建设了文化书屋、休闲娱乐健身广场、群众发展中心等,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让村民不仅腰包鼓,生活水平也在不断上升。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