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迈过坎 提起速 闯新路

2020-7-4 08:45| 编辑: 刘黎 | 查看: 31325|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徐风光|来自: 阜阳日报

前5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从降幅收窄迈向增幅超去年
 
  走进安徽鼎正包装新材料的生产车间,比盛夏天气还“热”的生产场景映入眼帘。在这里,6台进口机器同时运转,一批批洗衣凝珠包装膜走下生产线。
  
  杀菌速溶、生物降解,依靠这种企业联合高校研发的薄膜新产品,鼎正包装新材料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仅此一项产品的订单,今年就有望超5000万元。眼下,企业准备进一步抢抓机遇,再增加4条高速生产线,使产品链条从洗衣凝珠包装膜延伸到洗衣凝珠。
  
  迈过坎、提起速、闯新路,今年以来,鼎正包装新材料刻画着与全市工业经济一样的发展曲线。今年前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降幅收窄到扭负为正,再到增幅超去年同期,画出了令人振奋的“V”字。其中,5月当月同比增长7.3%,高于上年同期1.2个百分点。
  
  7.3%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这意味着产业循环愈发畅通。
  
  疫情突如其来,提供油墨的上游企业产能不足,位于颍上经开区的安徽翔胜科技公司最主要的原材料油墨库存告急,不得不关停了几条生产线。
  
  了解情况后,颍上县税务局积极主动对接,通过大数据平台对全国范围内增值税发票开具品类为油墨的公司进行比对,很快就筛选出了符合翔胜科技需求的油墨供应商。
  
  原料问题解决了,翔胜科技紧抓疫情造成进口芯片电阻短缺的市场机遇,投资上马新项目,将原本年产500亿只芯片电阻的产能提升至1000亿只,解决了不少电子产品企业的燃眉之急。刚刚过去的5月份,这家“科技小巨人”企业实现了3000万元的销售额。
  
  一家家诸如翔胜科技一样的企业,化危为机、复产扩能,串联起全市工业产业循环的顺畅通道。
  
  1月下旬疫情发生,对我市工业经济造成冲击。统计数据显示,2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3.8%,3月份同比增长5.5%,4月份同比增长8.7%,5月份同比增长7.3%。
  
  7.3%的背后质量如何?
  
  ——“两新”产业更快成长。
  
  继获得第四批省重大新兴产业专项支持后,安徽普惠住能磁业科技有限公司,又在磁性功能材料领域迈出关键一步——今年3月,企业年产1.2万吨干压磁瓦和多极磁环项目正式投产,进一步延伸了我市磁性材料产业链条。目前这两项产品,已成为国内高效节能永磁直流电机中的高端永磁铁氧体产品,市场订单不断。
  
  “过去一个月,我们的产能已提到3月份的3倍。”普惠住能的规模扩张之路还在继续,其今年的目标是实现产值3亿元。
  
  依靠科技创新克服不利影响,向提质增效要市场、要效益,全市“两新”产业快速成长。
  
  今年1-5月份,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增速比1-4月份提高6.3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9%,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36.1%。其中,5月份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4.4%,增速比4月份高3.7个百分点,稳住了全市工业经济的“基本盘”。
  
  7.3%是如何实现的?
  
  ——来自于帮扶更加给力。
  
  去年5月份开建,今年3月底投产,安徽超星新材料科技公司董事长张玉勇没想到,在阜阳界首高新区投资的新项目能这么快“落地开花”。
  
  “疫情确实给我们的项目建设造成了很大影响,好在界首市和园区管委会积极帮助复工,并全程代办了各项手续,项目顺利投产。”张玉勇说。正式投产的超星新材料,正成为我市再生资源领域的又一支“劲旅”,年产值有望达到4.5亿元。
  
  疫情发生以来,我市落实、出台一系列帮扶政策措施,深入开展“四送一服双联”活动,充分发挥疫情防控技术指导员和驻企复工联络员“两员”作用,切实帮助企业和项目解决发展和建设中的困难问题,有力促进了企业、项目复工达产。
  
  截至5月底,全市市、县两级领导干部273人走访调研企业1945家、项目462个,收集问题1142个,办结问题1062个,剩余问题正在办理中。
  
  市经信局相关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我市将继续落实落细各项政策,着力推进工业项目提升行动,进一步巩固工业经济持续向好的态势,争取主要指标在全省进一步进位争先。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