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坝闸地处淮河上游和中游的结合点。由于上游300多公里河道落差大,达到178米,因此一旦洪水下泄,将会很快到达王家坝闸,而中游以下490公里河道落差仅16米,洪水下泄速度较慢,因此一旦洪水到达,王家坝闸将会承担很大的防洪压力。水位达到保证水位29.3米的高水位后,需作好准备根据国家防总的指令,按规定开闸向蒙洼蓄洪区蓄洪。 蒙洼蓄洪区自1953年建成以来,蓄洪年份有1954、1956、1960、1968、1969、1971、1975、1982、1983、1991、2003、2007年,共计12年15次滞蓄洪水,平均4年一次。其中1954、1968年大水,堤防发生决口、溃破达26处之多。 2007年7月10日12时28分,淮河王家坝水位29.48米,蒙洼奉命开闸蓄洪,启动Ⅰ级应急响应,并宣布阜南全县防汛抗洪进入紧急状态。至7月12日9时52分,王家坝闸闸门全部关闭,共开闸45小时24分,最大进洪流量1700 m3/s,累计进洪量2.5亿立方米,最高蓄洪水位24.93米。这是王家坝建闸55年来第12个年份第15次蓄洪。 每当淮河抗洪进入最危急的时刻,蒙洼蓄洪区的人民就会用开闸蓄洪的壮举诠释“舍小家为大家、舍局部顾全局”的伟大精神。几代人的奉献、坚守、不屈与乐观,凝成了“王家坝精神”。自1954年至2007年,王家坝闸蓄洪总量达75亿立方米,为削减淮河洪峰,确保两淮能源基地、京九和京沪交通大动脉、淮北大堤及沿淮大中城市的防洪安全立下汗马功劳。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