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平原 查看内容

范长风的风度 ——品读《淮柳织梦人》

2025-7-4 11:09|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493| 评论: 0|原作者: 苗秀侠|来自: 阜阳日报

   词典里对“风度”一词的解释,是指人举止姿态的美好,而带有风度的成语一般都是褒义的,比如,风度翩翩。《淮柳织梦人》这部长篇小说,风度的具象表现是从范长风身上突显出来的。

  范长风是蒙洼蓄洪区做杞柳编织工艺的企业家,是柳编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三代传承人,是自带流量的淮河汉子。他把淮河岸边普通的杞柳,做成令世人瞩目的工艺品;把小小柳编厂,做成上规模的柳编工艺品公司,再做到国内外都有子公司的柳木集团。谁能想到,这其貌不扬的小小杞柳,不但成全了范长风打造国内尖端柳木工艺品公司的梦想,还把淮河柳编这一中国特有的工艺,做成国际一流品牌。范长风能一步步推进一个地方柳编企业乘风破浪发展,冲出国门、走向世界,赢来鲜花和掌声,皆因他身上有着不同于他人的风度。这是属于淮河汉子特有的风度。

  范长风的风度表现之一是,他能在逆境中勇于前行。

  大学毕业,带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对爱情的向往,范长风回到故乡。而迎接他的,是初恋情人的背叛、同门师兄的翻脸无情、家族柳编企业的困顿、父亲遭遇车祸后的伤痛。未来的路怎么走?带着迷茫和被同门师兄羞辱的伤痛,站在淮河滩涂上的范长风,发出困兽般的低吼。他告诉自己,作为“非遗”第三代传承人,他有责任让柳编工艺火起来,让柳编厂从低迷中站起来。这一刻,范长风身上不服输的风度,真实呈现。

  第一步,先完成刻苦学习柳编技艺这门功课。爷爷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爸爸是省级“非遗”传承人,手把手教,心对心学,凭借柳编艺人后代强大的基因和超高悟性,范长风的柳编技艺,可谓见风就长、日新月异,不仅在市、省柳编技能比赛中,分别斩获大奖,还在全国民间艺术奖评选中,一举夺得该项目的最高奖——中国山花奖。这一奖项直接填补了柳编工艺国家级奖项的空白,获得此奖第一人的范长风,又被评为江淮工艺美术大师和江淮工匠。荣誉、赞美、鲜花和掌声,接踵而至,让年轻的范长风,气宇轩昂,摩拳擦掌。

  这时候的范长风,尽管有了成功之后的小欢喜,但他更加明白脚下的路,才刚刚开始。这时,他身上呈现出了另一种风度:理性。他理性地看待自己,为柳编厂把脉,做出一个决定:要让小小柳编走出淮河蒙洼,走向天下,让更多的人知道它。

  于是,就有了去广州参加广交会的机会,并谈成了人生第一笔海外客商的订单。这是对范长风急中生智、智慧取胜的褒奖,是他身上智慧风度的真实体现。当然,也应了那句话,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范长风的准备,不仅在技艺上,还有从人生磨难中获得的那份淡定,他选择不走捷径、不贪小利,以诚待人,处变不惊。

  带着广交会的成果,回到淮河边,着手生产海外订单。然而,这人生的第一桶金,却是充满了难与险。首先是产品与时间的紧迫性让他举步维艰,幸好爸爸的“金手”和爷爷的谋略同时登场,通过技能培训,让更多的柳编艺人参与进来,柳编产品的生产顺利完成。然而,同门师兄却处处设卡,不仅赐他“夺妻”之辱,还为他的海外订单设下埋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同门师兄在烧仓库、偷产品未果后,又给运输柳编工艺品的车辆动了手脚,差点酿成人命大案。

  总算在难与险中渡过关隘,范长风来不及整理得与失,面对现实,实施创新机制,开始着手改制,把柳编厂更名为“工艺品有限公司”,并广泛招贤纳才,为企业融注新的活力。

  按理,在磨难中不断成长的企业,可以一帆风顺了,然,树欲静而风不止。靠走捷径经营柳编工艺的同门师兄,岂能坐观成败?他拿出三十六计中的苦肉计,打伤其女友,让其带着满身伤痕,再回到范长风身边。面对昔日初恋女友,范长风拿出了宽容、善良的风度,不仅带她看医生,还安排无家可归的她住进厂里。而范长风救下的,是一颗定时炸弹。当然,最终的结果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这对男女咎由自取,迎接他们的,是法律的严惩。

  容得下身边的人,吃得起眼前的亏,扛得住肩上的责,拓得动前方的路。范长风施展他人格魅力的风度,获取天下的才,助力企业迅猛发展。彼时的范长风,开始制定企业发展计划。第一期规划,是要把长风柳木打造成国内尖端柳木工艺品公司,不管是规模档次还是出口额,他都要做国内第一方阵中的排头兵。第二期规划,是要把中国淮河柳编品牌打造成国际一流水准,在欧美国家建市场、走高端,最后在沪上市。

  做足周密规划的范长风,身上有了另一种风度,这风度,是像大鹏展翅翱翔蓝天、水中蛟龙遨游四海的气势。带着这种淮河汉子特有的风度和气势,范长风开始一步步实施规划,让理想变成现实,因此,才有了在淮河滩涂地种植两万亩杞柳的壮举,才有了振兴乡村的伟业,实现了助农惠农、让蓄洪区群众共同走上致富路的美好愿景。作为淮柳织梦人的范长风,织就的不仅是柳编工艺品的梦,还是中国伟大的复兴梦。这是属于“淮柳织梦人”范长风最傲娇的风度!

  长篇小说《淮柳织梦人》,是一部现实题材作品。小说故事背景丰厚,地域文化鲜明,总体格调昂扬,人物形象生动,贴近当下,真实感人。特别是主线人物范长风,既有淮河汉子的执着和不屈不挠,也有蓄洪区人民的宽容大度,他敢于吃亏、勇于担责、乐于探索,因此成就了他的柳编工艺事业。作品向读者呈现了小说人物范长风的风度,也凸显出作者驾驭故事的超强能力,以及完美设置矛盾、成功塑造人物的文学功底,这是作家通过作品呈现的文学表达风度!

  因创作和蓄洪区有关的小说,我去了蒙洼。在采集写作素材时,我见到了一望无际的杞柳种植基地。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杞柳,那坚韧的枝条,在春风里舒枝展叶,摇曳生姿,像绿色的海洋。我想到了小说《淮柳织梦人》结尾处,范长风站在杞柳基地,目视远方,思绪万千,心潮激荡。他再次在心里为未来织梦。那一刻,我和范长风的思绪达到了同频共振。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