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县域旅游经济翘楚的颍上,管仲老街早已成为颍上县的新地标。颍上一些旅游项目,比如尤家花园、迪沟风景区、明清苑、八里河风景区、管鲍祠等如散珠碎玉,游客往往东一头西一头,多慌不择景,过眼匆匆。如今,管仲老街坐落在颍上老城,游客去颍上先逛管仲老街,犹如一把牵住了牛鼻子。不远处即是明清苑古建、管鲍祠,然后城郊有尤家花园,最后去八里河,或者游迪沟风景区,便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管仲老街恰似一根红线一下将这些珠玑串连起来了。 一近老街,只见轩昂的门廊上嵌有古色古香门匾额,上题“管仲老街”四字,是集苏轼字。我不明白为何要集苏字,用管仲本尊字不好么,遂网上搜了一下,居然没搜到。管仲生活在春秋时期,距今约2500年,他没有墨简存世,自是可想而知。苏东坡字上匾额,大气磅礴又文采斐然,煞是可观。东坡曾当过颍州太守,与颍上人士多有交集,其事迹在《颍州祈雨帖》中有记载,用他字情理所在,只是题匾落款“东坡居士”,让我略有讶异。我读过《苏轼书法全集》,印象中苏轼从未在书作落款中自署“居士”二字。书札、文牍、题匾中更未曾见。不敢说错讹,老街匾额这一题,倒也别开生面,生出异趣。想来春秋建筑多简陋,又没样板可供参考,老街古建多明清式样,又不乏江南园林韵味。颍上地处江淮之间,毗邻淮南,产稻米,又多鱼虾水产,尤以八里河鸭蛋有名。与阜城相比,此处确实“江南”。方言也与阜阳略略有别,发音稍软糯。一眼看见古戏台,想到颍上的花鼓戏,其唱腔俏皮、花哨、活泼,宛然一个俏丽的小妮子手舞足蹈,那咚咚锵锵的鼓点,顿时能让人亢奋不已。那唱腔的清亮、脆生,立马想见颍上女孩的飒爽、果决。 猛然几棵古树迎面撞来,顶天立地,很有些压迫感,其枝叶的繁茂遮天蔽日,陡然逼退了午时的炎热。我伸出手臂试了一下,居然抱不过来。树没有标注,我不知树科,叫不上名,显然非古树,两排六棵,像披甲的兵士守着老街。老街两侧街面是颍上旧城老街,因陋就简,修旧如旧,很有年代感。经营门类也杂,多取颍上地方特产,有一两家油作坊、现榨酒作坊,还有汉服店面、佩饰品店,遗憾的是竟无一家书画店铺。我想,颍上书协、美协不妨考虑一下,如何给老街增添一些书画气息,想来与那老街的整体氛围是融合的。朋友说,夜晚逛老街更有情味,不仅有灯光秀,璀璨夺目,老街的小吃也是一大亮点。我吃过颍上的鱼,肉质细嫩,那一道花鲢豆腐汤,过口难忘。 老街不大,我逛了一圈,费时不过十几分钟。走至一赭色石桥,登桥而望,忽觉诗意沛然,遂打在手机上:“颍上出管仲/一条街冠名为凭/管仲乃春秋先贤/老街是当代后生/殷殷呼唤远去的先人/又拳拳招呼当代众生岁月虽已渺远/漫漶不蚀人心/一块砖石一叩问/故乡安好/先生远行莫牵挂/不妨梦牵魂萦/时时回到老街徜徉/想那乡音依然谙熟/稻米依然香醇/花鼓的节奏是否铿锵亢奋/不过,你定然没听过这样的回声。”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