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13 年,阜南县濛洼蓄洪区再次启用,2000 余名蓄洪区居民为大局紧急转移。洪水冲垮家园、良田,但濛洼蓄洪区人民依然乐观面对、积极生活。 7 月20 日下午,位于淮河北岸的老观乡老观村,村民张华彬正在宽敞的楼房里收拾姐姐新搬来的杂物。由于蓄洪需要,张华彬不少亲朋被迫放弃房屋,连夜转移到庄台上。 今年40 岁的张华彬,在蓄洪区长大,经历了数次王家坝开闸蓄洪。“ 亲戚家的房屋和庄稼都被淹了,现在搬来和我们一起住。特殊时期,大家相互帮助,努力生活下去。”张华彬说,相信有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帮助,不管多少次蓄洪,大家都有信心重建家园。 张华彬的父亲张永先,今年72 岁,见证王家坝闸15 次开闸蓄洪,他对濛洼这片土地有着深厚感情。“ 俺们生活的条件比以前好太多,啥也不担心,生活有盼头。” 水位不断上升,郜台乡曹台村村民朱保文家的大棚蔬菜、水稻、养殖的鱼虾被洪水淹没。“ 两个蔬菜大棚全没了,损失超过20 万元。”朱保文一边清点“家当”,一边自我安慰说,“ 好在抢回了一些水产,挽回了一大半损失。” 生活在濛洼蓄洪区,多次经历王家坝开闸蓄洪,在关键时刻做出牺牲和奉献,朱保文早已有了一定心理准备。 今年54 岁的朱保文,在当地从事种养殖业。受疫情影响,今年市场行情一直不好,而突然的蓄洪,直接带来了不小损失。让朱保文倍感温暖的是,村里党员干部和不少群众组成志愿者服务队,第一时间向他伸出援手,帮助抢救财产,减少了损失。“ 在庄台上生活了几十年,这里是我们共同的家。洪水来了,关键时刻乡亲们伸出援手,让我觉得特别暖心。” 志愿者服务队驾驶三轮车,四处帮助乡亲们搬运转移财产,朱保文看在眼里,备受感动。抢救完自家物产,他戴上印有“ 巡防督查”字样的红袖章,主动加入志愿者服务队伍,巡堤查防、帮助村民。 “ 朝前看,没有过不去的坎。”朱保文笑着说,困难时期,乡亲们互帮互助,各方温暖支援,让他对未来生活和恢复生产更有信心。 洪水无情,王家坝精神延续。朱保文表示,汛期结束后,他打算继续发展种养殖产业。“ 咱重新开始,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