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免费皮肤、明星隐私、二手交易……警方提醒:这些骗局专挑孩子下手

2025-7-23 10:32| 编辑: 邵红飞 | 查看: 835|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杨燕 楚楠楠 实习生 金妙言 通讯员 陈飞

  暑假期间学生玩手机时间激增,诈骗分子趁机盯上未成年人。记者从临泉县公安局获悉,近期已发生多起学生被骗案件,涉案金额最高达2.7万余元。免费皮肤、明星隐私、二手交易等孩子们关注的地方,成了骗子设套的高发区。

  案例一:13岁女孩追星遇诈骗,损失2.25万元

  7月10日,13岁的小静在社交平台刷到某明星视频,通过视频里的二维码添加了所谓“明星微信”。

  很快,一名自称该明星律师的人联系小静,称她添加明星微信涉嫌泄露隐私,要求接通视频“配合调查”,还出示虚假“证件”。对方威胁,若不配合,小静父母也要担法律责任。小静看到“证件”信以为真,在诱导下视频通话,被索要母亲手机展示电子支付账户信息,还扫描对方给的微信二维码。直至家人发现异常,已损失22500元。

  民警说法:

  此类骗局中,骗子冒充明星律师,通过伪造证件、视频威胁制造恐慌,利用孩子害怕家长受牵连的心理,诱导其偷偷用家长手机转账。所谓“泄露隐私需配合调查”纯属子虚乌有。警方提醒,明星不会私下加粉丝微信,公检法更不会通过电话或视频办案。遇“涉嫌违法”恐吓,需第一时间报警或与父母核实,切勿让孩子独自操作手机。

  案例二:16岁少年网购卡游徽章遇连环骗

  7月6日,16岁的小刘想在二手交易平台上买卡游徽章(二次元周边),被骗子诱进群组。骗子借帮选心仪徽章,套取他的个人信息。

  交易时,对方谎称钱已打给平台,让小刘加“客服”收款。小刘发了自己的收款码后,“客服”以他是未成年人为由,要求用家长手机“垫付押金”才发货。

  在诱导下,小刘视频通话拍了母亲手机,还按远程指导操作汇款。之后骗子以“退押金”为名,反复让扫码,直到母亲手机没钱,押金也没退回。小刘这才发现被骗,累计损失27400元。

  民警说法:

  此类“虚假交易”骗局瞄准二次元周边、游戏账号等青少年热衷的交易场景,以“未成年人需押金发货”为由,通过视频通话远程操控孩子拍摄家长手机支付界面,并以“退押金”话术反复诱导转账。警方提醒,二手平台交易务必通过官方渠道完成,任何“客服”要求私下扫码、垫付押金的都是诈骗。家长应告知孩子,网上交易需提前沟通,切勿向陌生人展示支付码或开启屏幕共享。

  案例三:12岁学生泄露家长信息,1.2万余元被盗刷

  6月27日,12岁学生李某用家长手机玩《王者荣耀》时,一名陌生游戏好友主动搭讪,谎称自己是游戏主播,可免费赠送皮肤。

  心动的李某按其指示,登录对方提供的QQ沟通。聊天中,对方一步步诱导李某登录家长微信,还套取了家长银行账户信息与验证码,随后用该银行卡完成付款操作。

  直至李某家长收到银行消费短信提醒,才发现银行卡内12352元已被转走,这才意识到孩子遭遇诈骗。

  民警说法:

  “免费皮肤”“限量装备”是游戏诈骗常用诱饵。骗子以主播身份骗取信任后,利用未成年人对游戏奖励的渴望和支付流程的不熟悉,诱导其用家长手机操作支付。警方提醒,家长务必关闭微信、支付宝免密支付功能,所有“免费送皮肤”均为陷阱,若对方要求扫码、转账或提供验证码,需立即终止操作并告知家长。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