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抗洪抢险一线的颍上县公安民警 “路上的行人靠边走,给军车和砂土车留出一条路,要注意自身安全啊。”7月31日上午9时许,天气放晴,气温逼近30度,在颍上县戴家湖涵闸堤坝上,公安民警头顶烈日、手拿大喇叭,指挥着过往行人和救援车辆,确保抗洪救灾现场交通有序。 7月下旬,连日的暴雨致使颍上境内淮河、沙颍河水位告急。面对防汛严峻形势,颍上县公安民警闻“汛”而动,全员取消休假,为防汛抗洪做好充分准备。 7月20日,颍上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将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I级,全县迅速集结400余名公安民辅警,在行蓄洪区各路口布置警力、设置卡点,确保防汛救灾通道畅通,协助地方政府安全转移蓄洪区群众,确保了三个蓄洪区按时开闸蓄洪。 经过连续多日奋战,就在汛情日渐趋于稳定之际,7月26日上午,姜唐湖行蓄洪区戴家湖涵闸闸门被洪水冲破,瞬间在大堤背后形成直径约10米的漩涡。面对突发险情,颍上公安再次吹响抗洪冲锋号,迅速组织近600名警力,与市公安局支援的300名警力一起紧急赶赴现场,在暴雨中疏散转移围困群众。 颍上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大队长柴军至今难忘转移群众时的场景——警笛声、吆喝声和搬运财物发出的乒乒乓乓声交织在一起,让他的心里陡升阵阵无奈和疼惜之情。上午11时左右,好不容易将村里的群众全部转移到安置点,村干部在核对村民名单时突然发现一处遗漏:“呀!俺们村还有一位老人没到,这可咋办?” 听到村干部的话,柴军二话不说,带着几名干警迅速赶到老人家中。一推门,发现大门被反锁,屋子里还有人在来回走动。原来,老人舍不得离开自己的家,生怕自己辛苦一辈子积攒的财物被大水冲走,这才把大门锁住,不让民警将自己带离。柴军耐着性子,一直在门外好言相劝,终于说服了老人,将他安全带到了安置点。 紧接着,柴军和同事们再次返回村里,逐户推门查验,确保不漏下任何一人。3个小时的时间,顺利转移了8000多人,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26日晚,结合辖区警力分布,颍上县公安局迅速成立6个临时党支部,抽调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成立防汛突击队,在戴家湖村各路口设置8个卡点,确保百余辆运送物资的车辆顺利通行。 在戴家湖长约6公里的大坝上,百余名民警,昼夜奋战,为抗洪救灾付出了辛劳和汗水。7月29日中午,颍上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队员周松在值守时因天气闷热中暑晕倒,送到医院症状有所缓解后,他又赶忙回到工作岗位,继续维持交通秩序。“大家都坚守在岗位上,只要我还有一点力气,就要和同事们站在一起,为抗洪救灾贡献自己的力量。”周松说。 8月1日凌晨,戴家湖险情排除,柴军看在眼里,乐在心里。“汛情仍在,洪水不退,我们没有后退可言。我们守在这里,老百姓就能睡个踏实觉。只要老百姓安心,付出再多都是值得的。”柴军说。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