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忙碌在希望的田野上

2020-8-7 09:47|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53623|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高红/文 王军侠 王彪 通讯员 刘洋洋/摄|来自: 颍州晚报

  8月6日,阜南王家坝镇和谐村,骄阳驱散阴霾,又现蓝天。
  
  雨停了、水退了,人们又在为生活忙碌,整地、复耕、育苗……田间地头掀起一股生产自救的热潮。当天,武警阜阳支队50名官兵也来到那里,冒酷暑助力灾后重建。
  


  “现在种还来得及,两三个月就能有收成”
  
  “突突突……”昨天早上7点半,家住和谐村郎楼的郎健,早已站在基地田埂上旋地,由政府买单补种的秧苗,已经送到了田间地头。他只等土地翻新后,就把分发到手的辣椒秧、包菜秧种上。“现在种还来得及,两三个月就能有收成,一亩地可以实现3000元以上收益。”
  
  随着洪水的消退,如今,走进和谐村,沿途随处可见在田间忙碌的村民们,几台大型旋耕机也在加紧作业,点绿豆、播玉米、栽大葱……烈日下,受灾田地里开始孕育新的生机。
  
  夏季作物损失早秋补、粮食作物损失蔬菜补、水生蔬菜损失水产补、在地作物损失田管补……为鼓励当地群众做好灾后农业生产自救工作,阜南县出台了各项补种措施,由政府与企业买单为村民提供补种秧苗,庄稼收成后企业牵头销售。
  
  之前来抢险,现在帮重建
  
  “乡亲们,你们歇会,我们来。”当天上午7点,一抹“橄榄绿”走进和谐村田间地头——他们是来自武警阜阳支队的50名官兵,随身携带铁锹、铁铲、耙子等工具,帮助村民清理水塘、浇水育苗。
  
  一大早,74岁的邢庆玲正蹲在自家地里,给新栽上的秧苗浇水,几位官兵立即走上前去,接过老人手中的水桶、水瓢,分工挑水、浇地。看到他们汗水直淌,老人很是心疼,拿起毛巾为其中一名小战士擦去汗水。
  
  洪水退去,有些水塘充满淤泥、杂草,官兵们用耙子将杂草捞出、运走,经过3个多小时的清理,水塘逐渐变得清澈。
  
  随后,几名军医走进庄台,用随身携带的消毒设备,对巷道进行消毒防疫,并帮助村民检查身体。官兵们还来到解放庄台、郑台孜庄台,将带来的米面油,送到4户老党员和贫困户手中。
  
  武警阜阳支队政治委员王玉坤介绍,这50名官兵中有不少人参加过之前王家坝抗洪抢险,这是第二次来到王家坝,帮助群众灾后重建。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