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绿的桑叶田一望无际,一座座大棚排列整齐,大棚内结下一个个雪白的蚕茧,农人们将之轻轻摘下,放入筐中,不多时箩筐便满满当当……在位于阜南县柳沟镇张大坡村的恒硕桑蚕专业合作社内,清早天刚亮,徐彪便来到基地,带着大伙儿采摘蚕茧,“今年收成不错,估计能比去年多卖不少钱。” 养蚕户信赖的“带头人” 2012年,从军16年的徐彪退役回乡。经过一年的四处走访考察,他把目光放在了种桑养蚕上。 “一直以来,在我们这里,养蚕的并不少,但都是家庭小作坊,没上规模,也比较分散。”徐彪说,瞄准了方向,他便前往全国各地学习大规模饲养蚕种的经验,以及桑树育苗技术等。 2014年10月,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徐彪一次性流转土地近300亩,栽种桑树苗30多万株,并且配套建设了一座20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配齐了所需设备,为蚕宝宝的到来做足了准备。 2015年,第一批蚕苗进厂,几乎全部成功结茧,更坚定了徐彪大规模、高标准、高质量养蚕的信心。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短短3年时间,他所创办的恒硕桑蚕专业合作社成为了当地规模化养蚕的金字招牌,基地规模发展到2000多亩,建成三座、总面积6000平方米高标准厂房,辐射带动全镇200多农户养蚕,种植桑叶1000多亩。 当地许多养蚕的农户看到徐彪的成功,纷纷向他学习取经。徐彪不仅倾囊相授,传授经验技术,还主动带着大家一起干。目前,阜南县共有30多家专业合作社、数十家养殖户与恒硕桑蚕专业合作社结成了供销联盟,徐彪也成了养蚕户信赖的“带头人”。“通过统一技术、统一销路,大家的收入明显增加,一年进账几十万元是平常事。”徐彪说。 带动160多人就业增收日上三竿,在恒硕桑蚕专业合作社的大棚内,工作人员有的在整理丝网上的蚕茧,有的在观察蚕宝宝的生长状况。 贫困户王侠就是其中的一员。今年56岁的她,已经在合作社工作了近三年。“在这边工作也不累,平时一天能挣80块。”王侠说,养蚕是个技术活,合作社经常有人对他们进行指导,“现在,这个活我们都已经很熟练了。” 随着规模的扩大,恒硕桑蚕专业合作社用工量也越来越大。目前已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160多个,其中像王侠一样的贫困户就有36名。“算上我们辐射带动的养蚕户提供的工作岗位,带贫效果更加明显。”徐彪说。 恒硕桑蚕专业合作社还积极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让贫困户以小额信贷入股的方式加入合作社,分享发展红利。徐彪告诉记者,目前共吸纳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入股5万元,合作社依据协议按时给他们分红。 眼下,在柳沟镇党委政府的扶持下,以恒硕蚕桑专业合作社为龙头,当地正在建设一个集生产、销售、深加工为一体的蚕桑产业示范园。“我们正计划购买设备,进行蚕茧的深加工,通过延长链条做大做强蚕桑产业,带动更多乡邻增收致富。”徐彪说。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