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60年后,骨肉亲情再续

2020-8-17 09:44|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25943|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汪乐意 实习生 饶欣雨 通讯员 王云凤 文/摄|来自: 颍州晚报

  昨日一早,颍上县六十铺镇的叶家热闹非凡,像过年一样。时隔60年,年过花甲的王振才与兄弟姐妹再次重聚。现场有鞭炮、鲜花,还有热泪和掌声。
  
  宝贝回家志愿者见证了这温馨的一幕。这一幕的背后,离不开他们辛勤的付出和努力。
  
  信念传承,寻找亲人60年
  
  这件事还要从今年4月24日说起。当天,宝贝回家志愿者阿红接到任务:家住颍上县六十铺镇的叶女士求助称,受父亲的重托,希望寻找到父亲的二哥叶枫林。
  
  原来,1960年夏天,叶枫林跟姐姐从颍上县六十铺镇来到老北关柴油机厂探望姥姥。期间,姐姐帮姥姥进屋打水,叶枫林则在外边玩耍。当姐姐从屋里出来时,弟弟没了任何踪迹,家人四处寻找却杳无音信。
  
  由于年代久远,叶枫林的姐姐当年尚且年幼,很多细节都记不清了。“他们只记得我爸爸叶玉林和二伯叶枫林长得特别像。”叶女士跟志愿者说,“一定要找到枫林”是她爷爷奶奶一直坚定不移的信念,并传承给了她的父辈,现在由他们来接棒。叶女士的爷爷奶奶多次前往阜城寻找都没有结果,过世时都念叨着这件事。
  
  转眼60年过去了,老一辈们陆续凋零,叶枫林的兄弟姐妹们也都白发苍苍,但寻找叶枫林仍然没有丝毫进展。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叶女士今年年初在宝贝回家网站发帖求助,并联系上了志愿者。
  
  信息比对,寻亲出现转机
  
  了解情况后,阿红便开始在网站中搜索比对。6月5日22时许,阿红被志愿者“醉相思”发起的“王振才寻家帖”吸引了。王振才,1958年出生,1965年前后在阜阳市老城区家门口玩耍时被几个人带走。年过六旬的老人清晰地记得初到养家时,头戴红色带绒鸭舌帽。
  
  “这则寻亲帖中,地址和年龄都和叶枫林非常接近。”于是,阿红立刻调出帖中王振才的照片,利用人工智能软件与叶枫林的姐姐、哥哥、弟弟的照片进行人脸比对。结果显示,照片比对相似度都在70%以上。
  
  但志愿者们也存在不少疑惑,因为根据双方家人的描述,叶枫林和王振才的丢失时间、地点等存在不少偏差。最终,阿红和“醉相思”协商,分别联系双方家庭,建议双方申请DNA基因比对。
  
  6月11日,王振才的血样顺利采集。7月1日,在阿红指导下,叶家长子即叶女士的大伯叶柏林完成采血。8月5日,阿红和“醉相思”收到网站消息:经过基因比对发现,王振才就是叶枫林!
  
  他们想对志愿者说声谢谢
  
  幸福来得太突然,这让两家人都兴奋不已。“知道信息后,我第一时间给父亲打了电话,他激动得说不出话,不断地问‘真的吗?真的吗?’”王振才的儿子王刘纪回忆说,此后他父亲便一直打电话询问他啥时方便去相认。
  
  最终,在志愿者的协调下,双方定于8月16日相认。当天9时许,王振才带着儿女赶到颍上县六十铺镇马小村,见到了一群熟悉又陌生的亲人。相认后,王振才和家人们拉起了家常,又和兄弟姐妹去祭奠了过世的父母。
  
  “过些天,我们准备把他们接到家里,相互走动走动。”王刘纪说,如今父亲寻找到了亲人,了却了一桩心事。而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宝贝回家志愿者们辛勤的付出,他想对志愿者们由衷地说一声谢谢。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