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市共4个国家级贫困县、4个省级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村516个,贫困人口100.99万,贫困发生率12.8%;2019年底,我市贫困人口降至2.47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27%……这一串数字的背后,是我市各级各部门在脱贫攻坚战场交出的一份沉甸甸的答卷,是困难群众告别贫困,全力奔小康的生动实践。 这两天,在临泉县宋集镇万亩中药材基地里,68岁的王成启正和工人们忙着进行中药草田间管理。“家里7亩地流转给了基地,我还在基地打工一天50元。” 王成启说,有了产业基地,贫困户脱贫不再难。 临泉县万亩中药材基地,是2018年临泉县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覆盖宋集镇徐营、柳集等7个行政村,总面积2万多亩,其中,流转498户贫困户土地2177亩。忙时每天平均务工人员近1000人,其中贫困人口达400多人。 近年来,临泉县紧紧围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2.3万人脱贫目标,扛起政治责任,注重综合施策,防范致贫返贫,推进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发展“一村一品”,狠抓品牌塑造,改善人居环境,累计减贫21.69万人,9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由10.53%下降至0.37%。今年4月29日,省政府公告我市临泉县等3个县(区)退出贫困县序列,标志着我市8个县(市区)全部摘帽。 临泉只是我市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我市持续选派精兵强将尽锐出战,目前全市在岗驻村工作队1512支、驻村帮扶干部3074人,贫困群众满意度98%以上,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经过集中攻坚,贫困群众收入水平明显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4年的8213元增长到2019年的13079元,年均增长9.8%。全市消除“薄弱村”206个,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强村”达88个,全市村均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17.2万元。 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全市基本实现村民组通硬化路,打通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最后一公里”,卫生室和村医达到村级全覆盖,贫困村全部通宽带。提前3年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目标,农村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部解决,户户通自来水基本实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基本公共服务得到明显改善。贫困地区群众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等“三保障”问题基本解决。 今年以来,围绕剩余2.47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大力实施“春季攻势”“夏季攻势”,扎实推进四大增收行动,精准实施“一村一策、一户一案”,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截至目前,通过开展贫困劳动力就业帮扶增收行动,全市37.48万有就业意愿且有就业能力的贫困人口或脱贫人口实现上岗就业;实施特色种养业扶贫到村项目545个、到户项目10.4万个。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