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来到李关村,就是李关人

2020-8-18 09:30|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18252|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杨治好 通讯员 余波 文/摄|来自: 颍州晚报

  “我的老家离这个村不远,作为土生土长的颍泉人,我必须把这个担子挑起来,扑下身子、扎下根来扶贫,绝不给组织丢人,绝不能让群众失望。”8月14日,颍泉区闻集镇李关村驻村扶贫专干付旭在走访贫困群众时说。
  
  李关村位于颍泉区闻集镇西南角,因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农产结构单一,集体经济非常薄弱,2014年被列为贫困村。
  
  2017年4月,颍泉区城乡居民医保中心副主任付旭积极响应组织号召,被选派到李关村担任驻村扶贫专干。驻村后,付旭走访发现,当地人均耕地少,无任何产业支柱,收入很低且增收渠道单一……
  
  “给钱给物,不如建设一个好支部。”付旭进村后在第一书记的带领下,将抓好党建工作作为驻村扶贫的头等大事。驻村工作队深入调研,规范“三会一课”、主题党员活动日等党建制度,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建强支部堡垒,夯实组织基础。“通过努力,支部班子和广大党员带领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提高了,带民致富热情高涨。”村党总支书记王守连说。
  
  在村党总支的支持下,付旭立足当地特殊环境,发挥群众种养优势,动员有条件的贫困户养牛、养猪等。
  
  贫困户李华义全家因残致贫,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他通过赊欠等方式购买了几头牛犊。付旭积极联系种养方面专家到李关村为李华义等贫困户开展技能培训。经过近3年的发展,如今李华义年存栏黄牛10余头,净收入3万元,实现了稳定脱贫。
  
  几年来,付旭和工作队成员组织种养殖技术培训30余场次,参加培训群众2000人次;积极协调贺翔鞋业进驻村里扶贫车间,成为全区扶贫车间第一家正式入驻投产的企业;多次与镇政府和银行沟通,帮助衣德服饰申请贷款30万元,用于扩大生产规模,为十几户贫困户实现了就业。
  
  2017年李关村实现贫困村顺利出列,目前未脱贫户仅2户2人;贫困发生率从当初的10.7%下降到0.03%;李关村集体经济收入从空白到现在年收入22万元。
  
  “来到李关村,就是李关人。” 付旭说,李关村群众是自己的亲人,一定要把亲人们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解决好。
  
  走访中,付旭了解到,李关村贫困户荣保堂家门前水泥路未通,一到下雨天泥泞不堪,村民出不去、进不来。深入调研后,付旭帮助村民申报修了一条400多米的水泥路,几个月就铺好了。“我们村近200户村民的出行难题,一下子就解决了。” 荣保堂高兴地说。
  
  三年多来,李关村22公里道路得到了水泥硬化。他还积极协调争取区直帮扶单位出资20万元为村主干道路安装了75盏太阳能路灯;与区卫计委主动沟通,为新建村卫生室争取项目资金25万元;协调新建的一座自来水厂及时投入使用,自来水送到每家每户……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