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无人机考证热持续升温 年轻人争当“持证飞手”

2025-7-18 09:28| 编辑: 邵红飞 | 查看: 555|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任刚 实习生 刘苏婉 文/摄|来自: 颍州晚报

   核心提示

  连日来,我市气温不断攀升,与天气一同升温的,还有无人机考证热。随着国家大力发展低空经济,无人机操作像驾驶汽车一样需要考取“驾照”。这个夏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目光投向一个职业新赛道——考取无人机执照,当“持证飞手”。

  教练指导学员操控无人机

  年轻人爱上无人机操作

  7月15日上午,在颍州区裕安路园区的训练场上,多架多旋翼无人机在烈日下灵活穿梭。一旁的凉棚里,学员们全神贯注地操控着手柄,教练的指导声此起彼伏:“推油门,转向。”“别紧张,保持稳定。”

  这里是安徽云燕通航培训基地的飞行训练场。教练王东正在指导学员练习“8字”航线操控,从悬停、起降到转向,每个动作都要求精准到位。

  “这是无人机实操的基础训练,主要培养学员的空间感知和飞行控制能力。”王东向记者介绍,这些技能可直接应用于农田植保、城市巡查、应急救援、影视航拍等领域。可以说,无人机飞行执照以后将成为多个行业的“通行证”。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大二学生侯子洋,在学校就读无人机专业,但他仍利用暑期参加培训。“学校课程偏重理论,实操机会有限。在这里集训既能提升操作水平,又能考取执照,为将来就业增加筹码。”侯子洋说。

  在二楼理论教室内,十余名学员或埋头练题,或在模拟器上练习操作。

  “我从小就对飞行器着迷。今年除了考汽车驾照,特地加报了无人机培训,多掌握一项实用技能总没错。”刚结束高考的孙洋洋表示。

  低空经济催生考证热

  无人机培训与考证的火热,背后是新职业的兴起。今年5月,人社部公布新增的17个新职业中,就包括“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

  “可以预见,无人机的应用场景会越来越广。”云燕通航负责人张艳芹表示,除大众熟知的飞防、航拍外,如今外墙清洗、光伏板巡检、物流配送等领域都在逐步引入无人机技术。在深圳等南方城市,无人机城市配送试点已悄然铺开:用户下单后,无人机携带物品按定位飞抵小区,垂直投送到智能“蜂巢”,用户凭系统代码即可取货。

  张艳芹分析,低空经济的兴起源于社会需求与政策的双重驱动。需求方面,消费者对配送时效的要求不断升级,“半日达”“小时达”甚至“分钟达”渐成趋势,而无人机凭借高效、灵活的特性,可轻松突破地面拥堵,实现“空中速递”。

  政策层面,2024年1月,《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实施,使无人机产业进入“有法可依”的规范化发展阶段。同年3月,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截至2025年,全国已有近30个省份将发展低空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或出台专项政策,通过空域机制优化、起降平台建设、资金补贴等措施,为低空经济提供本地化支撑。

  自今年4月云燕通航启动招生以来,报名学员已超300人,其中半数以上为在校大学生或准大学生。“低空经济正乘势而起,年轻人对新职业的敏感度更高。”张艳芹说。

  应结合职业规划理性选择

  对于大家关心的无人机机手收入情况,张艳芹透露,以该机构培训的两名学员为例,李亮目前从事测绘工作,月薪7000多元;张乐乐现为无人机教员,月薪10000多元。

  刚从财会专业毕业的韩明君,这个夏天也加入了学习队伍。“没有太多复杂想法,觉得这项技能今后可能像开车一样,成为一项必备技能。”她坦言。

  据央视报道,截至2024年底,我国无人机行业运营企业超2万家,年产值约2100亿元,同比增长39.5%。业内预计未来几年低空经济领域人才缺口将超百万。

  不过,热度之下也需冷静。专业从事农业飞防的皖老K飞防队负责人孙威,从2017年起带领团队在新疆、东北等地作业。“农林渔业飞防、普通航拍等场景所需证件可免费申请,但若想在行业内深耕,比如从事商业运营、大型作业或进入正规企业,考证就非常关键。”孙威表示,无人机技能确实能提升就业竞争力,但学习者应结合职业规划理性选择,避免盲目跟风。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